七夕,不应只是“情人节”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曾几何时,每年农历七月初七晩上,年轻女子们围聚在一起,摆上香案,放上时令水果和糕饼,向仙女祈求智慧、巧艺和美满姻缘。而如今,这样的情景似乎已成为遥远的传说。虽然七夕节在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七夕节的许多古老习俗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
山东省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张勃说,七夕节又称“乞巧节”“女儿节”,其实它与女性的关系更为密切。现在将它称为“中国的情人节”,是特定时代的一个变化。
“这种变化除了商家的介入,还有多方面的原因。”张勃说,当前,人们对传统与现代的关系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中国正处于传统文化复兴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力度在加大,人们自觉传承的意识也在增强,一些传统节日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而七夕节历来是我国诸多传统节日中相当重要的一个;我国的传统节日,具有较强的伦理性,以孝敬长辈、纪念亲情、家长团聚、亲朋往来为主要活动内容,缺乏能够对男女情爱进行调节的节日,而当代,中国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人性大释放,爱情观、婚姻观、家庭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人们需要一个节日为男女之间情感的释放提供仪式化的空间;另外,近年来,西方情人节等洋节的盛行也刺激了国人对自己文化的思考。
“现在大家将七夕称为情人节,主要还是缘于这个节日与牛郎织女传说的紧密关系,牛郎织女传说向人们传递了一种忠贞不渝、不离不弃的爱情婚姻观。不过除了爱情,这个传说还有着人们对忠厚勤劳、心灵手巧的追求以及对通过自己的劳动达到幸福生活的渴望等丰富的内涵。”张勃说,“乞巧节”这个名称本身也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和智慧的一种追求;还有些地方将七夕称为“小人节”,就是一种成人礼,表达了对孩子的关爱,这些都值得去传承和发扬。
山东大学民俗研究所副教授李浩也认为,“情人节”是现代学者为七夕附加的一个名号,而除了浪漫的爱情色彩,七夕其实还有很多丰富的文化内涵。
“虽然随着生活节奏的变快,对于这种传统的节日,已经很少有人去追求一些传统的形式了,但我们还是很怀念古代的七夕,希望这个节日里能有一些有文化和有信仰的东西,而不是单纯再过个情人节。”济南市民邱汪汪说。
传统文化应如何继承
李浩认为,虽然随着时代发展和观念转变,七夕节主要的传统功能“乞巧”已经丧失,不再适应现代生活需要。但我们应更多关注、挖掘传统节日文化内涵,并结合现代生活,创新和丰富节日内容,使七夕这个具有浓厚中国本土气息的节日不至于渐渐消隐。
“虽然商家炒作‘中国情人节’的目的是为了赢利,但不可否认,这种炒作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人们对七夕的认知。商家的参与可以使节日的民俗活动更加丰富多彩,这种参与在古代社会就已存在。”李浩说,“中国情人节”可以说是一种创新的方式,但除此之外,我们也应该寻找和挖掘更多的文化内涵,并通过某种形式,力求使人们有一种参与的欲望,在参与中去了解传统节日。
“这个‘巧’,可以不再是穿针引线的手工活,将其理解为对艺术作品的创作也未尝不可。”张勃建议,在七夕节,还可以组织孩子们利用传统的习俗活动方式开展一些集体活动。“虽然无法再现或还原古时人们过七夕节的场景,但相信孩子们参与这种活动本身就可以获得一种快乐,同时这也是让他们了解七夕节丰富内涵的一个渠道。而在参与过程中,孩子们其实已经在传承我们的节日文化了。”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上一篇:七夕节的文化内涵远比情人节丰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