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史话 >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海1900多项非遗面临“碎片化”


作者:储静伟 中国民间故事网


上海部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海派旗袍

上海部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连环画

上海部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海派面塑


  早报记者 储静伟 邹娟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及城市现代化的发展,众多的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生态环境,传承和保护难度加大,碎片化程度加重。”市“非遗”中心办公室主任、研究馆员张黎明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强调说。

  非遗面临“碎片化”现象

  上海市目前有国家级“非遗”项目49项,市级“非遗”项目157项,区级“非遗”项目近300项。张黎明表示,“上海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农耕文化时代遗留下来的,比如顾绣、竹刻等;另一种则是上海城市发展中形成的工商文明遗产,包括传统工艺和传统美术。”

  “田山歌缺少田, 灶头画没有灶, 农民画没有农民, 手工棉纺没有棉田……这些‘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必然受到制约。”中国民俗学会副理事长、华东师大教授陈勤建说,比如上海港码头号子,它不是“唱”的,而是在肩扛背抬时代工人们“吼”出来的,现在码头工作完全机械化了,这个“非遗”项目编成舞台艺术,也开始在中、小学校教唱,可它实际上已经有些“变异”了。

  据初步统计,除已申报的“非遗”项目,上海市还有1900多项项目不完整的、或者碎片化状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上海大量的民间风俗、习惯都处在片断或者不完整的状态下传承;一些传说、技艺,随着老人的去世,其传承也不再完整;随着城市的拆迁改造,一些习俗也支离破碎。”张黎明在调研时发现,法华寺的传说,随着上一辈老人的离开或去世,已经很难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故事;随着龙华镇的拆迁改造,龙华公园的梅花没了,解放前曾在这里代代相传的赏梅习俗也中断了。

  改变“重申报、轻保护”

  “如何活下来”,是许多“非遗”项目的传承者都在考虑的问题。可以说,“重申报、轻保护”一直是“非遗”保护挥之不去的话题。一些单位只看重入选名录的社会影响,保护措施不落实,一些“非遗”项目空有躯壳,没有任何时代的生命力。

  在“非遗”评审专家看来,很多情况下,“申报热”的主要动机是商业化开发,或为地方和企业脸上贴金。之所以不惜成本来申报,是因为一旦申报成功、入选名录,由此获得的利益和名誉远远大于前期投入。

  正是由于对“非遗”项目的开发热情过于高涨,导致保护态度冷淡。上海社科院研究员、文学所文化室主任蔡丰明举例说,上海郊区就有水上“非遗”项目,被当地旅游公司开发为旅游项目,但因经营问题被“压缩”掉,其可持续性令人忧虑。陈勤建教授表示,有的“非遗”被掺入不少所谓“当代元素”,反而画蛇添足,破坏了原生态。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人民网-《东方早报》 2011年11月21日08:24
【本文责编:思玮】



 3/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上一篇伊玛堪说唱:濒临失传的英雄史诗(图)

下一篇目前只剩5名伊玛堪艺人能演唱某些特定篇目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