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史话 > 非物质文化遗产

[林继富]激活民间叙事的文化基因


作者:林继富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随着社会变迁和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与许多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样,都镇湾故事也遭受了来自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以前讲故事所依托的集体劳动环境逐渐消失。人们结婚、打喜、祝寿等庆祝场合被乐队等新形式占据了主体地位;农村电视普及,爱看电视的人越来越多……喜欢讲故事、听故事的人越来越少,会讲故事的人年龄越来越大,搜集、整理、传承这些优秀的民间故事成为当务之急。

  2008年,都镇湾故事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目前有孙家香和李国新两人被命名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笔者从1997年进入都镇湾进行民间故事及其讲述人追踪调查,十几年来一直没有中断,并且为当地政府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提出了一系列保护措施和建议。通过近年来当地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在目前看来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挖掘、收集、整理传承人的故事。都镇湾人讲故事有着久远的传统,人人爱讲故事、爱听故事,每个讲述人都仿佛一个故事资源库。尽管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过程中采集了不少的都镇湾故事,但是这还远远没有穷尽都镇湾人的故事,因此进一步挖掘、收集、整理都镇湾故事,摸清都镇湾故事传承人的分布、传承及其生活等现状,不断充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数据库成为当务之急。目前,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已录制完成《土家族女民间故事家孙家香》等专题片,出版了《孙家香故事集》。除孙家香故事外,在都镇湾地区目前共收集到民间故事1065个,了解到会讲50个以上故事的人达500多人。

  利用现代传播媒体,扩大民间故事传承人的影响力。民间故事传承人的生活一般都比较贫困,为了提升他们的影响力,利用现代传播媒介就成为了必须。从2008年起,长阳电视台开办了《长阳故事》栏目,每周播出两期故事节目。2010年,电视台又开展了“千人进银屏,寻找故事王”的活动,在全县范围内兴起了讲故事的热潮。此外,都镇湾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也积极配合,先后组织了30多名民间艺人和学生,分别于庄溪小学和文广中心录制了3期民间故事节目,播出后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好评。为推动故事的传承,在2011年至2013年的全县宣传工作会上,长阳县委、县政府还对年度“十佳故事能手”进行了表彰。

  故事传承的关键在有人传承,传承的基础是让青少年了解都镇湾故事的魅力。目前当地政府在都镇湾中小学积极推行“传统文化进校园,民间艺人上讲台”的活动,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李国新、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刘泽刚和县级代表性传承人谢邦中等被都镇湾镇人民政府聘为庄溪小学、都镇湾中心学校民间文化进校园兼职教师,实现了学校教育与民间故事传承的结合,建立了民间故事传承人的代际培养机制。2012年,都镇湾小学、县非遗保护中心联合编印了共6册的《我们在故事中成长》系列校本教材。

  通过举办故事大赛和开设“故事讲堂”,为传承人搭建交流平台。现代农村人的文化生活松散,过去走家串户式的故事讲述鲜有存在,为了让当代的故事传承人能够在一起切磋故事讲述技巧,交流故事讲述心得,以政府为主导举办民间故事大赛就成为了一种新的交流模式。近年来,都镇湾镇委、镇政府依照传承、保护与开发并重的原则,成立了故事传讲协会,并坚持每年举办民间故事擂台赛。由镇政府机关、全体镇直单位和各行政村选派选手参加预赛,取前15名进入决赛。自2010年5月5日长阳都镇湾镇首届故事擂台赛正式打响以来,已连续举办4届。通过擂台赛选出的故事能手还被推荐参加宜昌市文联、市文化局举办的故事演讲大赛,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此外,当地政府还在故事传承人集中地刘为芬家开设了“都镇湾故事讲堂”等。这些故事讲述平台都为讲述人的培养与成长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土壤。

  建立民间故事传承基地,为民间故事传承人的讲述活动提供保障。庄溪小学是该县的故事传承基地,自2010年以来,庄溪小学每年6月1日都会举办以“我们在故事中成长”为主题的民间故事节。全校400多名师生与民间艺人一起欢聚一堂,展出故事展板、故事书法、故事绘画并演出一台故事节目。学生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将民间流传的都镇湾故事编排成故事剧和故事小品,既具有教育意义,又具有欣赏价值,更有利于都镇湾故事的传承与发展。庄溪小学还定期举办“都镇湾故事回访”活动,请来传承人与学生一起回味过去,展望未来,分享故事。如今,“都镇湾故事回访”活动已成为学生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保护是为了发展,为了传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和都镇湾政府所采取的保护方法不是将民间叙事尘封起来,不是把传承人供养起来,而是以能动的方式,让传承人在社会的文化潮流中享受传承民间叙事带来的乐趣,享受传承民间故事带来的利益,这样才能够调动传承人的积极性,才能够将博物馆式的保护引向生活化、社会化的保护,才能够激活民间叙事的文化基因使之不断创新而得以世代流传。

 

  文章来源:凤凰网-中国文化报 2014年02月21日 01:06
【本文责编:CFNEditor】




上一篇“民间故事大王”杨久清病逝

下一篇河北非遗“缂丝”民间传承人:技艺传承令人忧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