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史话 > 非物质文化遗产

[乌丙安]思路与出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中的中国民俗学


作者:乌丙安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民俗学低温期回顾
 
此后经过了拨乱反正,在重重压力下,民俗学随着思想解放和对民间社会稍微宽松而产生的民俗文化的自发修复和恢复,也渐渐自发性地安排了自身的劫后余生,以微乎其微的财力和并不雄厚的专业人才实力,维持着艰难的民俗学科的有限建设。民俗学劫后余生的奇迹般标志是二十世纪同龄人顾颉刚、常惠、容肇祖、江绍原、杨坤、杨成志和钟敬文等老一辈民俗学家的群体健在和复出,其中以钟敬文为代表的几位学术带头人还重新扛起了重建民俗学的大旗,成为这个时期中国民俗学的不幸中之大幸。接着进行了规模不大的老中青学术梯队的建构、交替和传承。尽管在民俗学业内呈现出很多自我感觉良好的成绩,也曾经如数家珍似地展示过多次水平虽有限、却屈指可数的成果;但是在和民俗学同步发展的相邻相近的人文学科比较起来,在兴旺发达的社会学、民族学映衬下,民俗学的客观影响依然微弱,学术地位照例偏低,在社会学科全面发展的热烈氛围中依然遭受冷落。经过将近二十几年的艰苦努力,中国民俗学和与其紧密相关的民间文艺学不但没有被列入强势学科的行列,相反却总是被拦截在二三级学科间难以提升。在这种学术环境中,许多勤奋辛劳的民俗学人也由于难以有用武之地而少有作为;不少满腔热情投入民俗学事业的新人们也因为学科领域的冷寂而寒心离队;体制的缺陷、学术的偏见和不正的学风沉重地打击了民俗学人的学科发展信心;从而使中国民俗学伴随着它的学科对象——备受摧残和冷遇的民俗文化及其遗产,不得不依旧处于缓慢行进的、甚至相对静止而寂寞的低温期中,确实难以寻找到真正的复苏与崛起的升温热点。民俗学界同仁们都不会忘记,就是在这个低温期间,几乎所有的民俗学世纪老人都相继离去,人们最后告别的是2002年元月仙逝的百岁先师钟敬文,他留下了毕生宝贵的精神遗产,奠定了二十世纪中国民俗学自身建设的根基。他在临走的前几天,吟诵了一首七律,诗中说:“历经仄径与危滩,步履蹒跚到百年。曾抱壮心奔国难,犹余微尚恋诗篇。宏思遐想终何补,素食粗衣分自甘。学艺世功都未了,发挥知有后来贤。”②这首百岁绝唱不仅是钟敬文作为学者和诗人的终生感悟,更重要的也是对二十世纪末中国民俗学历史境况的深沉感叹。
 
最值得反思的是,这期间中国社会正在急剧转型,中国民俗文化的传统与现实遭遇了现代化、全球化的凶猛冲击,民俗文化及其整代民俗传人的生存环境受到空前的破坏,民俗文化的原形态发生了剧烈的变化,而处于低温状态的中国民俗学界此刻显得有些迟钝、冷漠、甚至面对社会的剧烈变动漫不经心近似局外的看客,错失了自觉振兴民俗学的良机而少有作为。
 
民俗学热潮期检测
 
1、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传导:就在中国民俗学无可奈何地在低温期缓慢徘徊时,国际上早已经掀起了保护民间文化的新一轮热潮。19891115在巴黎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第二十五届会议通过了《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提出了“民间创作”(或民间文化)的概念,启动了民间创作保护工程。强调了民间创作作为文化遗产和现代文化的组成部分所具有的特殊性和重要意义;考虑到民间文化传统形式的极端不稳定性,特别是口头文化的不稳定性和有可能消失的危险,认为各国政府在保护民间文化方面应起决定性作用,并应尽快采取行动,执行保护民间创作的各项规定,以便在其领土上实施该建议所规定的原则和措施。建议认为:“民间创作(或传统的民间文化)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其表达形式包括:语言、口头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风俗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它艺术。”许多联合国成员国的民俗学组织和学者个人纷纷被卷入这项专业性很强的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形成热潮。然而中国的民俗学会或民间文艺协会及其学者成员由于没有成员国本国政府的主导,所以并没有任何回应,因而错过了一次发展学术升温的机遇。这一错就错失了九年大好时光,国际上的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再一次升温到一个崭新的高度。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了“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并正式提出了和人类口头并列在一起的非物质遗产这个概念,它的另一译名是“无形文化遗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委会宣布了对人类口头及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评审鉴别目的:号召各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及地方社区采取行动对那些被认为是民间集体的保管和记忆的口头及非物质遗产进行鉴别、保护和利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这些文化特性永存不灭。同时在《条例》中明确重申“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 The Oral & Intangible heritage)的定义就来自1989年《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口头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竞技、神话、礼仪、风俗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及其它艺术。除此之外,还包括传统形式的传播和信息。”由此可见,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的定义其实就是原有的民间创作的定义。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立即启动了各成员国申报世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活动,使世界性的民俗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展到一个新阶段。20015月首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向全世界公布,在这19个代表作中,有5个戏剧类,我国的“昆曲艺术”名列其中;还有4个音乐、舞蹈类、2个口头遗产类、1个手工艺类、7个民俗类。从比例来看民俗类(包括民俗文化空间)占有很重要位置。接下来中国的古琴艺术、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艺术、蒙古族长调艺术相继被列入世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些代表作公布后在国内外产生了轰动效应。
 
全球性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热潮,终于因为中国政府的有效参与在中国境内文化界、学术界迅速升温。只不过由于中国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传统职能所限,这种升温的热量最初只在传统艺术领域传导,并没有向民俗文化领域延伸和扩展,所以民俗学界的学人们依然平静如常,还没有发现自身的民俗文化研究和外面世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存在着哪些必然的联系。
 
2、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传导:20031月显然是一个非凡的年月,“中国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正式在全国范围启动。月初就成立了文化部的领导小组,月中就举行了启动工程的工作会议,月末就组建了第一届保护工程国家级专家委员会,在被聘任的27位专家委员中,民俗学专业教授占三分之一。从此,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工程很快就与中国的民俗学发生了热线连接,于是民俗学的研究和应用出现了始料未及的新热潮。与此同时,中国文联民间文艺家协会也启动了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吸引了数以百计的民俗学者参与了民俗民间文化遗产的抢救性普查工作。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丙安小屋2008-09-20 21:03:03
【本文责编:思玮】



 2/6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陶立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评价与保护

下一篇[乌丙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文化安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