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们对木偶戏表演很感兴趣,纷纷拿出相机拍摄 曹铮 摄
中新网开封9月6日电(曹铮)布袋木偶戏是河南民间传统的曲艺形式,在面积很小的舞台上,由一名表演者操纵木偶,运用口技等表现手法,独立完成所有故事情节的表演。这种艺术形式手口相传,如今,却由于学习难度大,收入不高等原因,面临着后继无人,即将失传的局面。
张学林老人是河南省周口太康人,年逾古稀的他是布袋木偶戏的第六代传人,如今,他的工作是每天在开封市的清明上河园里为游客表演布袋木偶戏。在一米见方的戏台的上方,搭着简单的布景,布景下是一道布围子,宽度仅容一人,演出的时候表演者就藏身其中,用双手分别控制一个或几个布袋木偶,将他们伸到搭建的布景之中,通过手部灵活的操控表现人物的情绪和肢体,人物的声音则由表演者通过口技表现。在口技中运用的一种特殊道具叫“错子”,是由两片三厘米左右的铜片捆绑而成,中间留出缝隙,表演的时候将“错子”放到喉咙的位置,通过声带和气流的震动发出特殊的声音,具有浓郁的民间色彩。
张学林每天在清明上河园表演五场,每场十分钟,目前演出的剧目是《王小砍柴》。9月6日上午,记者现场观看了这种面临失传的表演。逗笑的剧情,生动的表演,俏皮的方言,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看,也引发了大家一阵阵的欢笑声。表演的最后,张学林有个从布围子里钻出来的亮相,那一刻,他脸上的笑意十分真切,有着被认可的成就感。
据张学林回忆,他从15岁开始跟着叔叔学布袋木偶戏表演,共掌握了五出木偶戏。木偶戏对表演者要求很高,除了手部动作和口技之外,还要学会自己制作木偶,即一个人要掌握唱、做、吹、打的全部手艺。年轻时候的张学林,在农闲时候就挑着木偶戏道具四处表演,维持生计,受过很多苦,收入也极不稳定。而他在清明上河园里安定下来之后,又面临了手艺后继无人的现状。
张学林告诉记者,现在他没什么徒弟,两个儿子中也只有一个愿意学木偶戏的表演,学成可以上台表演,却又不会制作木偶。“现在年轻人不愿意学木偶戏了,一是因为年轻人没耐心去学,没有持之以恒的信心;最重要的原因是经济收入太低,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受那么多罪,学一门不赚钱的手艺,谁不愿意。不像过去,如果不学会这个表演的手艺,就生活不下去了。”说到这里,张学林重重叹了一口气。他表示,即使以后年纪大了,不能在清明上河园里演出了,但只要还能走动,他会一直免费把木偶戏给大家表演下去。
在清明上河园里,张学林有个小搭档王坤杰,负责在一旁解说。王坤杰今年17岁,跟张学林久了,开始对木偶戏有了兴趣。他很想学会木偶戏表演,现在已经学了四年,但还仍然不能独自表演,也不会制作木偶。
王坤杰对记者说,学习木偶戏表演有难度,在学习口技的时候,他不太敢把铜“错子”吞的太深,一旦吞了下去,就十分危险;制作木偶的手艺也很难,现在用于表演《王小砍柴》的四个木偶,张学林就花费了将近半年的时间去制作,从雕刻脸部,到给人物制作衣服,都得自己完成。“每一出剧里木偶的角色是固定的,每一出剧都有特定的几个木偶,无法重复,很难。”
“在现在信息化时代,在网络、时尚文化流行的这样一个时代,这种民间的文化艺术在渐渐地淡化。应该把它弘扬一下,历久弥新才对。”来自浙江绍兴的游客何建平看了张学林的表演后,由衷地说道。
木偶在旧时称为“傀儡”.木偶戏表演历史悠久,在《东京梦华录》的“京瓦伎艺”中就有过关于杖头傀儡,悬发傀儡,药发傀儡等表演“不以风雨寒暑。诸棚看人,日日如是”的记载。(完)
文章来源:中新网 2012年09月06日 21:08
【本文责编:CFNEd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