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霄冰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无形"、"动态"的精神产品,在衡量其本真性时,应从其基本的性质、结构、形态和功能出发,找出一个作为保护依据的"本生态"。本文以祭孔大典为例,从其文本表述、仪式展演和典籍记录三个方面,探寻其本真形态与基本结构。并针对当事人对文化事象的本真性往往做出带有主观色彩的诠释的现象,提出了应由持客观立场的专家学者参与确立本真性衡量标准的观点。在非遗保护运动中专家学者的角色,应是积极的建议者、善意的批评者和严格的监督者。 更多还原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本真性; 祭孔大典; 释奠礼; 丁祭礼; 孔庙;
(本文刊于《文化遗产》2010年04期,文章内容详见PDF版附件。)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本文责编:韩雪春】
上一篇: [毛巧晖]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的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下一篇: [王霄冰]民俗文化的遗产化、本真性和传承主体问题
标签:
【相关文章】
[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层级及其呈现
[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报告
[胡玉福]非遗扶贫中受益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认定制度的探索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模式”的个人叙事研究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型的路线图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
[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
[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与时间赛跑 莫让“人去艺绝”
古徽州制墨技艺传承人:古法制墨需要现代传承
百年“纳顿”谁来传承
人走艺绝 浙江非遗抢救记录进入读秒时间
回归生活,才算存活——非遗传承人的无奈与希望
温浩东:保留好彝族传统服饰的“火种”
记录中国非遗人的坚守与荣光——2017“中国非
新生代非遗传承人的“刻版”生活
“东郎”陈兴华:苗族史诗“亚鲁王”必须传下去
[张兆林]聊城木版年画生产传承中的女性角色研
[岳永逸]本真、活态与非遗的馆舍化
[杨利慧]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以导游
[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承人
[张巧运]浴“难”重生:一个羌族村寨灾难旅游和
[刘锡诚]对民间文学类非遗数字化采集的一些理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认定的若干理
[代表作]维吾尔木卡姆
[林继富]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的批评
[刘锡诚]“非遗时代”的民间文学及其保护问题
[纪明明]文化产业视角下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
广州最后一个讲古佬后继无人
“就是想把民族的东西传承下去”
[王海晋]传承人的传承与创新
[曾焱]紫砂徐门
[艾哈迈德·斯昆惕]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遗产化
[张多]从哈尼梯田到伊富高梯田
[刘魁立]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理论反
[萧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文化传统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