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史话 > 非物质文化遗产

[刘锡诚]对民间文学类非遗数字化采集的一些理解[1]


作者:刘锡诚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的资源采集中,对民间文学作品的采集,又必须是当代正在口头流传的,而不是以往的岁月里记录下来的,即显示着鲜明的“当代性”特点的。在这里,传统性和当代性形成了一对悖论。今天所谓的“当代”,指的是21世纪初的近二十年。不能拿20世纪80年代记录的作品文本来代替今天记录的作品。理由很简单,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社会虽然已经开始步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但当时的中国社会还处在一种古老的农耕文明的延续期的比较稳定的社会形态下,而当下的社会,则已经处于急剧的转型之中,无论是经济形态(结构)、家族制度,还是更为深刻的社会礼俗和价值观念,都发生了剧烈而又深刻的变化,而这些变化给民间文学带来的影响的严重的。当下时代在民众口头上依然流传的民间文学,在内容上,价值判断上,都发生了或隐或现的变易。所以,我们要强调,今天建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所收的数据资源,必须是当代还在民众口头上流传的民间文学作品。过去搜集或出版的民间文学记录文本,也要尽情收录其中,但必须标明其讲述(演唱)者和采录这的姓名、身份、年龄、职业,采集记录的时间、地点,以及原始出处。因为民间文学是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变迁而发生变易的,这种变易不仅表现在语言文字上、艺术形式上、艺术风格上、审美观点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作品所反映的社会样相,所体现出来的民众对社会的批评和群体诉求、宇宙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

  (三)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

  记录(采录)是“民间文学”类“非遗”数字化资源采集的基本方法。而民间文学资源的记录,则要求做到全面性、代表性、真实性(“三性”)。坚持全面性、代表性和真实性“三性”原则,是为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了的一条正确原则。这些原则,也适用于我们所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的数据资源的采集工作。

  1.所谓全面性,……就是要按照民间文学(口头文学)本来的生存状况去调查和采录,有什么就调查什么,有什么就采录什么,而不能在调查之初就先设定框框,主观地、先验地舍弃某些方面和某些作品,从而改变它本来的生存面貌。

  2.所谓代表性,大致包含下列四种意思:

  (1)在全面掌握某地区的民间文学蕴藏情况的基础上,选择有代表性的体裁形式、有代表性的传承人讲述(或演唱)的有代表性的作品,加以认真、科学地采录。

  (2)对调查地点的人文、民俗情况,对于讲述者的经历及传承情况,要特别予以关注。

  (3)调查人员和采录者在一个地区所采集到的作品,可能有各种不同的异文。要从中挑选出在情节、语言、民俗内涵和艺术上有代表性的文本来。其他异文有重要参考价值的,也要作为参考补充文本放在附录中。同类或同型的作品,搜集时要求全,越全越多越有比较的可能。但在编辑时,则不可能所有的材料都选入,要有所选择(不一定选一篇)。凡没有选入的作品(如不完整的),也要作为附录。还要附注里加以详细地说明……

  (4)由于类型化是民间文学作品的一个重要特点,因其类型化,才能在不同地区得以流传,并在流传中像“滚雪球”一样被不断添加一些细节和枝叶、失掉一些细节和枝叶,也因而使有些作品在千百年的传播中,逐渐演变成为许多地区都有流传的著名作品……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民俗学博客
【本文责编:思玮】



 6/8   首页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马知遥]木版年画抢救的示范性及“年画学”提出的必要性

下一篇[廖丹]从传统音乐的三个特性看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