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史话 > 非物质文化遗产

[温士贤]动物伦理与非遗“马戏表演”


作者:温士贤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三、广州动物园关停马戏团事件分析

  近代以来,马戏团与动物园相伴相生,马戏表演使居民能够更加亲近野生动物。然而,现代动物园不再是单纯地供游客观赏动物的场所,而是在政府监管下科学运营的公益性机构,并具有动物保护、动物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随着动物伦理的发展和动物保护政策的实施,国内各动物园逐渐减少或取消了马戏表演活动。广州动物园关停马戏团事件之所以引发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出当前人们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深刻反思。

  1.广州动物园与马戏团的决裂

  广州动物园历史悠久,其前身是1928年国民政府在广州市中山四路建立的永汉公园,当时展览动物60余种,200多头。1956年7月,广州市政府征用先烈路地段的麻鹰岗一带作动物园新址,并于1958年10月正式落成对外开放。早在2002年广州动物园便成立了自己的研究中心,专门从业野生动物保护研究工作。2006年来,园区先后被认定为广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国家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可以说,广州动物园正在经历由传统动物园向现代动物园的转型。

  历史上,广州动物园也曾尝试经营马戏表演业务以增加营业收入。但由于缺乏马戏艺人,其马戏表演项目始终难以发展。1993年,广州动物园到马戏之乡安徽省广德县请“外援”。在广州动物园的邀请下,安徽省广德县的驯兽师黄迎志带着自己马戏团一行10人来到广州。与黄迎志等人一同迁至广州的,还有马戏团的东北虎、黑猩猩、黑熊、猴子等动物。最开始的时候动物园和马戏团是合作关系,马戏团里既有动物园的工作人员,也有来自安徽省广德县的马戏艺人。他们在广州动物园内,通过人为诱导式的训练方式,向市民游客以收费的形式开展动物表演。2012年,广州动物园将马戏表演场所命名为“动物行为展示馆”。从这一更名可以看出,马戏团在有意识地避开“马戏表演”这个词汇。马戏团在广州动物园从事马戏表演20余年,其与动物园的关系也由最初的合作伙伴变成了租赁关系。广州动物园仅是为马戏团提供表演场地,马戏团成为动物园中的独立经营单位。

  在2017年8月合同期满后,广州动物园便不再与马戏团续签场地租赁合同。实际上,早在半年前广州动物园便告知马戏团收回场地事宜,但是马戏团一直都不愿意接受这一事实。在动物园管理方发出终止租赁合同通告后的几天时间里,黄迎志带领的马戏团仍在试图维持马戏表演活动的正常运营。2017年9月7日,动物园管理方对“动物行为展示馆”实施围蔽,马戏团的售票演出也被迫停止。目前,广州动物园与马戏团之间的纠纷已诉求法律程序。黄迎志表示,马戏团并不存在故意违反租赁合同的违约行为,而是有客观原因造成无法撤出场地。马戏团驯养了包括老虎和熊等四十多只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另有十几名员工,这些动物和人员的迁离安排非一朝一夕能完成,尤其是动物的迁居需要取得林业、建设、环保和旅游等部门的审查批准。

  随着动物伦理观念的进步,政府和民众要求改造城市动物园的呼声越来越高。当前,大多数动物园都在逐步减少或取消马戏表演活动。广州动物园与马戏团的决裂,正是迫于当前政策压力与舆论压力所作出的反应。有学者指出,“展示动物是科普教育的最低层次,让人们在参观过程中萌生对动物的爱心才是科普的真正目的所在。”据广州动物园管理人员介绍,动物行为展示馆闭馆后,取而代之的是建设非经营性的科普展馆。走向动物科普、动物教育之路,是当前大多动物园的选择。

  2.关停马戏团背后的舆论导向

  广州动物园关停马戏团事件,本为一起普通的民事纠纷,但却引发了诸多新闻媒体的跟踪报道。新闻媒体的报道并不在于事件本身,而是对其背后的动物伦理的反思和讨论。如南方都市报发表《广州动物园告别马戏城市与人都需要成长》一文,文章指出“马戏表演并非非法,但越来越与人们正在成长的价值观和判断标准相抵触,动物园遵循政府管理规范和行业约束,逐渐对到期的马戏表演合约表达拒绝的态度,其实也是在展示一座城市潜移默化的精神成长。”澎湃新闻也发表系列评论文章,并对动物解放、动物福利等动物伦理问题进行阐释。在主流新闻媒体的表述中,大多认为这一事件体现了城市文明的进步和对动物的关怀。

新闻媒体对广州动物园关停马戏表演事件报道(截止2018年3月20日)

  就普通民众而言,他们一方面对马戏团的关停表示惋惜,另一方面也对此表示认可和支持。人们逐渐认识到,在精彩的马戏表演背后,实际上是对动物天性的扭曲和动物自由的剥夺。如一名游客在接受访谈时讲到,“我很赞同取消马戏表演。因为训练动物挺残忍的。就算不是虐待,对动物也不是好事,因为动物的天性不是这样。表面上看是觉得好像很好玩,实际上背后的训练肯定是很残酷的。”从这一观点可以看出,普通居民的动物伦理观念在更新进步。正如汤姆·雷根所言,“从对待动物的态度可以窥见一个国家的伟大及其道德的进步。”可以说,正是由于人类文明的进步,普通民众对马戏表演才逐渐失去了兴趣。

  在这场关于“动物保护”与“非遗”的论争中,马戏行业的业内人士试图做出辩解。早在几年前,中国埇桥马戏协会主席杨恒君曾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曾对马戏团的驯兽行为作出解释。他指出,“动物是马戏人的命根子,真正的马戏团不会虐待动物,反而是生怕动物有哪点磕了碰了或者生病了。”黄迎志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也表示,“他们和动物之间更多的是沟通而不是驯养,马戏团里动物和人是平等的,彼此也是有感情的,绝对不存在虐待或者残忍的训练。马戏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马戏的存在是对马戏文化、民间艺人的尊重,不应该被遗弃。”由上述言论可以看出,马戏表演在当前动物伦理和动物保护话语下的尴尬境遇。一方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马戏表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另一方面,马戏表演活动却与当前主流社会的动物保护话语相违背。马戏艺人们虽然宣称不存在虐待动物行为,但他们却难以将马戏表演幕后的真实情境呈现出来,因此难以消除普通民众对动物饲养和驯兽过程的疑虑。动物的驯化是一个动物行为学问题,动物在何种程度上能够被驯化?它们在驯化过程中遭受何种痛苦和焦虑?对这些问题难以进行科学有效的测度。这一点,也成为当前马戏行业面临的科学难题和道德困境。

四、结论

  随着文明的进步,人们的动物伦理观念由过去支配动物,转向对动物福利和动物权利的关注。这种转向不仅得到了民众的广泛支持,同时也得到国家政策法律的支持。正是在动物伦理的转变过程中,马戏表演越来越多地遭到民众的质疑与批评。特别是在中国,马戏表演一方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应受到尊重和保护,但与此同时也遭受到相关政策的限制和动物保护主义者的批评。如何在动物福利和动物保护语境下谋求新的发展,是当前马戏行业必须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实际上,人类有亲近自然、亲近动物的本性需求。特别是在都市化和工业化的环境中,民众接触自然、接触动物的机会日渐减少,而动物园及马戏表演活动是民众接触动物最为直接的方式。在强调保护动物、尊重动物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动物展演过程中带给民众的反育作用。就动物保护和动物伦理教育而言,马戏行业有其无法替代的优势。马戏行业的发展应与当前的动物伦理观念保持同步,即在为民众提供娱乐表演的同时,更应注重对民众的动物知识科普和动物伦理教育。马戏艺人应在马戏表演和动物伦理之间找到自身的平衡点,惟其如此,马戏行业才能在社会文明和道德伦理的进步中得到延续和发展。

  (本文刊载于《文化遗产》2018年第5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3/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朱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国家”叙事

下一篇专题║ 文化遗产的批判性研究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