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史话 > 非物质文化遗产

[邢莉]民俗学的研究发展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作者:邢莉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摘要: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语境中,民俗学在发展。其表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与民俗学科的研究相契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与民俗学科的要旨都是传承。研究民俗学的意义与价值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是一致的。民俗学的学科理论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必将促进民俗学科的发展,而且利于中国今后的文化发展战略。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学;民俗学科;传承;文化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民俗学挣脱了“左倾”政治的窠臼和所谓“四旧”的思想束缚,迎来了民俗学科的恢复和发展,以及出版著作如林之势。在新时期民俗学蓬勃发展的第30个年头,全世界都在回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10月17日正式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5年3月31日中国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同时还有详尽的保护办法指南,从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进入中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国家和民众的普适性的行为,也急切地进入了学术界研究的崭新领域。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提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世界面临生态危机的情境下提出的,目前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不同国家、不同族群的共识。到目前为止,地球是人类唯一的栖息地。在工业化时代,核武器的试验、大气层的破坏,江河和空气的污染,物种在灭绝。我们知道,地球形成于约50亿年之前,大约40亿年之前地球才出现了最早的生命。而至今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物种的灭绝引起世界的极大关注。而在此之前地球上大约有50亿到400亿物种,也就是说,只有1%的物种存活下来,而99%的物种都灭绝了。这使得人类在反思自己: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人类是地球的一员,人类与地球的其他生物存在着什么关系?生态学认为,“人类的文化必须建立在对自然的极度尊重的基础上,具有与自然一致的观念,并认识到人类事务必须与自然和谐平衡中进行。”建立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平衡的新理念已经是全人类的共同呼声,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新理念。我们要保护一个多元的生态世界,也要保护一个多元的文化世界。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在对“现代性”深刻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目前经济的全球化给文化模式带来很大的转变,西方的消费模式和大众文化在世界传播,多媒体的普遍运用,交通的便利、互联网的沟通使得世界变成一个小小的地球村。生态的破坏、环境的污染、物欲横流、人对自然的索取变得越来越贪得无厌的同时,个人需求膨胀,把追求高享受、高消费作为唯一的追求,把满足个体的欲望置于首位,由此引发拜金主义、失去诚信、道德沦丧等社会现象。人们在渴望和享受现代化带来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变化的同时,开始清醒地反思“现代性”带来的负面影响,波兰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中说:“现代性是现代文明的结果,而现代文明的高度发展超越了人所能调控的范围,导向高度的野蛮。”这里所谓“高度的野蛮”,既是对于自然资源的毫无保护地掠夺,也是指人类的欲望和道德失去了控制而没有束缚的底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正是对未来世界应该拥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未来世界应该拥有什么样的文化的自觉。

  在国际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缘起之一,是弱势民族或群体在文化主权与精神独立等方面的要求。早在1973年,玻利维亚政府向UNESCO总干事提出民俗保护问题,这份提案呼吁关注正在消失的民俗,并且在国际上立法,保护原生态的民俗在被现代媒体及各种方式运用中的版权。它认为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的根基,是人类创造的一份珍贵财富。它呼吁国际组织珍惜并且拯救这份正在消失的财富。正如劳里·航柯所指出的,玻利维亚提出这一议案,不是为了寻求帮助保护或保存其民俗,而是为了反对外国还可能包括其国内对民俗不恰当的使用。“这正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开始就把保护民间文学的问题当作法律和道德问题的原因。”世界的未来文化不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强权和覆盖、替代和淹没,而是要坚持文化的多元共存,在保护文化生态的前提下发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完全适合中国国情的,而且大大利于中国今后的文化发展战略。中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国、富国、强国。其非物质文化遗产遍及祖国的东西南北中。这是由于中国是世界上古老的农业大国,同时也是具有游牧文化的国度,它不仅创造和传承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向全世界传播了农业文明和牧业文明。另一方面中国工业化的起步较晚,目前还保留着相当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世界所瞩目。

  中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是世界农业的重要起源地之一。勤劳的中国人在创造和发展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也创造了与农耕生活与游牧生活相适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渗透于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无比丰富多彩。再有在历史的进程中,中国是多民族构成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各个族群的系列节日达2000多个,中国的民间音乐与民间舞蹈为世界所惊叹,中国的民间工艺美轮美奂,中国拥有世界著名的三大史诗。特别是鲜为人知的少数族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该族群的鲜明历史记忆,就是该族群的全部历史与文化。其所折射出来的生命观、哲学观、道德观、礼仪观、宗教观、审美观是其对于世界的独特贡献。但是由于长期“破除迷信”对民间文化的认识存在着误区,把文化瑰宝认为是文化糟粕,特别是由于“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大摧残,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艺绝人亡的现象。与邻国相比较,日本、韩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对本民族的民间文化遗产进行了保护,在他们的法律上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称为“无形文化财”。这是一个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应的概念,而此时中国的民俗文化正在处于被摧毁之中,历史教训,应该永记。

  目前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后步入工业化、信息化发展的初期,冲破了“极左”政治的民俗文化在迅速复兴;但是另一方面,在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西方的消费文化伴随着跨国公司的商品、广告借助于大众媒体推行,这些产品不仅代表美国的经济强势,而且表明其文化的扩张和霸权。此时迫切渴求现代化的国人良莠不分,在“欧风美雨”下,不少人以追随西方的价值观、审美观为时尚,而把中国的民间文化视之如草芥。正如费孝通所说的:“无论是戊戌的维新变法,‘五四’的新文化运动和解放后的历次政治运动,都是在破旧立新的口号下,把‘传统’与‘现代化’对立起来,把中国的文化传统当作‘现代化’的敌人。”

  文化是一个传承和接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传统在传递,传统同时也在更新。中国小型亲密的村落文化逐渐解体,城镇化在迅速发展,与此同时,与村落文化相伴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消亡的速度在加快。目前人们逐渐地明确了全面、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建设方向,把生态文明的建设置于首位。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稳定的文化系统,其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品格、文化精神以至于制度体制、传承模式都成为今后的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的源泉,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和规则,寻找的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人类社会的和谐共存,并解决人类的精神需求问题。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贾志杰】



 4/4   首页 上一页 2 3 4

上一篇[李牧]阿兰·邓迪斯的“宏大理论”建构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跨文化传播之实践理性

下一篇[马知遥 刘旭旭]中国非遗著作研究述评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