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任朋奎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吕蓁立的画作细腻清丽,淡写飘逸,画风典雅。吕蓁立作画,重在用心,把他多年来的积累,多年来的博采众长与自己与生俱来并为之付出大半生心血的扑灰年画融为一体,全部化为自己胸中的丘壑。每次作画,他都会先在自己的内心充分酝酿,“唰唰唰”的狂涂与“描子勾拉”,各得其妙;互不相咬的色差深浅、明暗独到的色彩,无不显示出其深厚的功底。作画时笔随心动,画由心生。即使临摹他自己创作的画稿,也找不出绝对雷同的两张。他常说:作画要用心,要这幅画比上幅画得更好,今天画的要比昨天的更好。正是他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赋予了高密扑灰年画这一古老画种新的生命力。吕氏家族的第六代传人,吕蓁立的女儿吕虹霞一直沿袭着吕家的传统风格作画,通过父亲的耳提面命,已然成长为同年代的高密民间画师中的佼佼者。
高密扑灰年画:《双美图》吕蓁立绘制
作为一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吕蓁立深知自己的责任所在:民族文化精粹一定要好好传承下去,要深刻理解它的文化内涵,不要急于求成。在国家各级文化主管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吕蓁立在他的画室里设立了高密扑灰年画传习所,对于热爱这门民间技艺的年轻人,他使出浑身解数,悉心传艺、热情指导。
“让我们的民族文化之魂生生不息,复兴我们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并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这是吕蓁立作为一名民间手艺人的最大心愿,也是一份具有高度的文化自信精神的大国工匠情怀。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文艺网 2018-02-06【本文责编:姜舒忆】
上一篇: 凤凰纸扎:篾骨纸裱的彩绘精灵
下一篇: 传承蓝与白之梦:吴元新和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
标签:
【相关文章】
[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层级及其呈现
[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报告
[胡玉福]非遗扶贫中受益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认定制度的探索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模式”的个人叙事研究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型的路线图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
[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
[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与时间赛跑 莫让“人去艺绝”
古徽州制墨技艺传承人:古法制墨需要现代传承
百年“纳顿”谁来传承
人走艺绝 浙江非遗抢救记录进入读秒时间
回归生活,才算存活——非遗传承人的无奈与希望
温浩东:保留好彝族传统服饰的“火种”
记录中国非遗人的坚守与荣光——2017“中国非
新生代非遗传承人的“刻版”生活
“东郎”陈兴华:苗族史诗“亚鲁王”必须传下去
[张兆林]聊城木版年画生产传承中的女性角色研
[岳永逸]本真、活态与非遗的馆舍化
[杨利慧]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以导游
[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承人
[张巧运]浴“难”重生:一个羌族村寨灾难旅游和
[刘锡诚]对民间文学类非遗数字化采集的一些理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认定的若干理
[代表作]维吾尔木卡姆
[林继富]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的批评
[刘锡诚]“非遗时代”的民间文学及其保护问题
[贺学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本质与原则
[侯松 吴宗杰]“古迹”与遗产政治的跨文化解
盂县民歌最后的守望者
[巴莫曲布嫫]民俗学伦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赵冬菊]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互动
[徐磊 荣树云]非遗保护运动与民俗传统的互动
[林海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动物使用”的
[陈勤建]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生态场的恢
[刘晓春]谁的原生态?为何本真性?
在时光中守望 化腐朽为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