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德艺双馨张学津
京剧马派艺术的优秀传人张学津在2012年年尾,一个寒冷的冬日,永远地离开了他最挚爱的亲人和京剧艺术。
张学津是京剧大师张君秋之子,自幼学戏,曾师从王少楼、陈少武学习老生。1961年正式拜京剧大师马连良为师,曾演出过《借东风》、《赵氏孤儿》、《清官册》、《甘露寺》等马派代表剧目。上世纪60年代,他成功地塑造了现代京剧《箭杆河边》的主人公老庆奎,名噪南北。“他的生命里只有京剧”“他是有德有义的艺术家”这是张学津去世后,同行、友人对其的评价,张老如果在天堂里能够听到,也足以安慰了,因为这是对一个演员最高的评价。
张学津一生经历坎坷,“文革”期间由于种种原因,他不得不离开自己最喜爱的京剧舞台。“文革”结束后,张学津的艺术生命力得到了释放,在舞台上焕发了耀人的光彩。他创排的《铁流东进》、《刑场上的婚礼》、《谭嗣同》等新剧目都有较高的艺术水准,他恢复演出的传统剧目如《四郎探母》,集余派、马派神韵于一身,颇受欢迎。
同行们说,平日在演出时,张学津从不讲究演出场地、观众层次,也不在乎报酬,都是全力付出。20年前,他曾因输血染病,脚肿到没法正常走路。可为了戏迷,硬是套上靴子,忍着剧痛演完《龙凤呈祥》。
虽然平时不太爱说话,但是一提到京剧,张学津就来了精神,他对待自己的徒弟也视如子侄,既十分严格也十分感性。据其徒弟穆雨回忆,“拜师的那天,由于环境条件不好,我和师父的拜师照拍得不理想,这是我的一个遗憾。一日,我们途经一家照相馆,我说起这个遗憾,师父二话没说,就说各自回家拿衣服,马上就拍!师父就是这样一个性情中人。”张学津教穆雨的第一出戏是《赵氏孤儿》,这是一出集马派艺术精华之大成的戏,难度很大。为了演示“跪搓”这一动作,张老不顾年事已高,在水泥地上亲自示范,徒弟拦着说:“师父啊,别亲自跪了,只要说一下就行了。”张学津却一瞪眼睛说:“我不跪?我不跪你能会啊?”
回顾张学津的艺术人生,他始终严格遵循着从王少楼、马连良两位先生那里体会到的京剧艺术真谛,始终坚持着自己对传统京剧艺术的理解,从不受外界的影响。在京剧的改革发展过程中,一度京剧舞台上有一种非常“时尚”的风气——“喊叫如雷”,面对这一现象,张学津曾幽默地说:“我听到这种唱法,常说这简直是发出了最后的吼声。我希望这一问题能快点扭转,不要真正变成了最后的吼声。”他认为“国粹传承任重道远,我们面对大师之言,只有努力向上向上”。
(本报记者 李静 撰写整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3年01月18日第8版【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篇: 胡集书会:恢复元气后何去何从
下一篇: 长沙弹词保护之虞
标签:
【相关文章】
[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层级及其呈现
[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报告
[胡玉福]非遗扶贫中受益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认定制度的探索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模式”的个人叙事研究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型的路线图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
[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
[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与时间赛跑 莫让“人去艺绝”
古徽州制墨技艺传承人:古法制墨需要现代传承
百年“纳顿”谁来传承
人走艺绝 浙江非遗抢救记录进入读秒时间
回归生活,才算存活——非遗传承人的无奈与希望
温浩东:保留好彝族传统服饰的“火种”
记录中国非遗人的坚守与荣光——2017“中国非
新生代非遗传承人的“刻版”生活
“东郎”陈兴华:苗族史诗“亚鲁王”必须传下去
[张兆林]聊城木版年画生产传承中的女性角色研
[岳永逸]本真、活态与非遗的馆舍化
[杨利慧]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以导游
[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承人
[张巧运]浴“难”重生:一个羌族村寨灾难旅游和
[刘锡诚]对民间文学类非遗数字化采集的一些理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认定的若干理
[代表作]维吾尔木卡姆
[林继富]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的批评
[刘锡诚]“非遗时代”的民间文学及其保护问题
[刘大先]“非遗”的辉煌大戏:上演传承人的骄傲
[马盛德]非遗见证了人类的创造力 是可持续发
专访“民间故事大王”谭振山
[钱永平]论非遗生产性保护与包容性经济发展的
[黄龙光]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公共民俗学
[吴文科]现代传播是保护传承非遗的重要载体
龙泉四老 一生瓷缘
说唱世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
[马知遥]论非遗传承的人与环境
[陶立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评价与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