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先生对社会学人类学的重建
来源:中国民俗文化网 文章作者:潘乃谷
用各方面的条件,把几个方面的任务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志在富民的目标。归纳起来大体通过3种方式:
一是在听取汇报和考察后,在讲话和报告中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促进自己的想法为有关部门所采纳,同时也帮助基层向有关部门转达意见和建议。二是为不同地区或是省市牵线搭桥。费先生除了西藏和台湾没去过之外,其他的省市自治区他都先后到过,他提出过“以东支西,以西资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主张,如多次为江苏、内蒙古之间建立联系,实现发达与欠发达地区的互惠互利。三是通过课题讨论会、发展论坛集思广益,为有关部门或地区的发展“出主意,想办法”。民盟中央还成立了区域发展委员会,专就“区域发展”献言献策。最早的黄河上游多民族地区发展研究,涉及内蒙古、青海、宁夏、甘肃4个省区,这个项目也是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的课题之一。民盟中央就此项研究形成的《关于建立黄河上游多民族经济开发区的建议》得到了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批复,以后还有《关于开发黄河三角洲的建议》、《关于建立长江三角洲经济开发区的初步设想》、《关于在沧州市黄骅建港的建议》、《关于加快图门江地区开发和开放的建议》、《关于加快发展环渤海地区的若干建议》等等。
值得庆幸的是,费先生在生前看到了他坚持一生的目标的实际效果,他说:“富民作为目标,从80年代开始已看到了端倪。……我觉得高兴的是,想的办法,出的主意,有些已取得成效。这也使得我对自己所走的学术道路有了信心,是我深深感到生逢盛世的幸会。”
反思、补课和文化自觉
费先生说,老来还是要向前看。他信念坚定,目标明确,站得高,看得远。他在上世纪90年代的工作主题,可以用“反思、补课和文化自觉”来概括。他认为学术反思是对个人而言的,文化自觉则是学术反思的扩大和发展。从个人扩大到自己所属的文化,从个人的学术发展扩大到一门学科的演变。学术反思是个人了解自己的思想,文化自觉是要了解孕育自己思想的文化。因为要取得文化自觉并进行文化对话,以达到文化交流,大概不得不从学者本人的学术反思开始。所以,从学术反思到文化自觉是一脉相通的。
他从1993年开始写反思的文章,第一篇即在第四届“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研讨会上宣读的“个人、群体、社会”一文,是他对旧著《生育制度》一书的反思。此后直至1998年上半年,他写了8篇反思性的文章,这些文章不仅是他对个人学术思想的再思考,也是对他所学到的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反思。对社会学和人类学两个学科而言,还可以说是一种文化自觉的尝试。因为在他看来,“人类学也好,社会学也好,从一开始,就是要认识文化,认识社会。这个认识过程的起点,是在认识自己”。
1998年7月,在北京大学百年校庆社会学人类学第三届研讨班闭幕式上,费先生明确提出了“补课”的要求,他说这是时代的要求,是重建社会学人类学学科的要求,也是作为学者的必须。接着他身体力行,开始重温派克社会学,重新补社会学的基础课,用一年零七个月时间完成了7万字的补课札记。
1998年初,费先生相继从民盟中央主席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的职务上退下来,他说这是他“第三次学术生命”,最后一段时间要主要放在学术上面,他想做几件事,一是继续“行行重行行”,他主要沿京九线“串糖葫芦”,在沿线每一个省找一两个中小城市进行实地考察,并争取每省或每地写一篇文章。二是继续写好北京大学举办的“社会文化人类学高级研讨班”和与港台学者联合发起举办的“现代化与中国文化”研讨会上的学术论文。三是重温派克的学术著作。
回头看一下,他提出的反思和补课计划都如期完成了,与此同时,他也在思考中国文化从传统走向现代以及中西文化的会与汇问题。他特别关注社会发展变迁
·上一篇文章:浅议当代时政歌谣中的讽喻作用
·下一篇文章:日本保护文化财产60年经验:传统不宜乱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