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不可复制的宗教文化遗产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佚名
新寨嘉那嘛呢经石城佛塔原貌。恋恋风尘摄 |
新寨嘉那嘛呢经石城在地震中损毁严重。 刘可摄 |
刻有六字真言的嘛呢石 恋恋风尘摄 |
玉树结古镇,地震废墟前走过的藏族转经老人。 资料图片 |
禅古寺是玉树地震中受损最严重的寺庙。资料图片 |
武警部队官兵从禅古寺废墟中挖出的珍贵文物。李晓楠摄 |
东仓家族后裔更松代忠和父亲在展示部分《大藏经》经卷。杨寿德摄 |
玉树地震灾区文化遗产受损严重,国家和青海省有关部门正积极采取措施,加紧文化系统的抗震救灾工作。文化部已于17日紧急划拨300万元,用于玉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18日,青海省文化厅紧急召开专题会议,提出玉树震区灾后重建计划。
盘点玉树地震中的宗教文物
嘉那嘛呢经石城:嘛呢石埋人,三白塔倒塌
位于玉树县结古镇新寨村的嘉那嘛呢石堆由25亿多块嘛呢石堆积而成,堪称“世界第一大嘛呢石堆”,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嘛呢经石城。
目前,嘉那嘛呢经石城的佛塔、护法殿堂、大经轮堂等建筑已在地震中损毁。嘛呢石堆的基座也是用石块堆起的,没有特殊加固。地震后,上面的嘛呢石倾泻而下,石堆南面有两处倾泻点,而北面则几乎全部倒下,西北角倾泻的石头数量也很大。
16岁的初二学生尕玛拉毛每天上学都要经过嘛呢石堆。她说,石堆在地震当日早上倒下,当时有很多人在四周转经。此后数日,救援人员在倒下的嘛呢石堆里挖出多名被埋人员。
嘉那嘛呢石堆东面原本矗立着8座白塔,每座高约3米。地震发生后,其中3座白塔完全倒塌,另外几座也有不同程度的开裂。配合石堆建立的寺庙,也有几处墙体破损脱落。
禅古寺房屋几乎全部倒塌
禅古寺有700多年的历史,是藏传佛教噶举派在玉树州最大的寺庙,距离结古镇只有四五公里。禅古寺主要有两个主体建筑,即3个经堂,现在有一个建筑已经全部垮塌,蓝黄相间的屋顶扣在一片废墟上,另一个建筑塌了半边,绛红色的经堂还依稀可辨。左右两侧的僧房已全部夷为平地,僧人们闭关的小院子也只剩下白色的残墙。
据了解,地震前禅古寺里有260位僧人,地震中有31位僧人遇难,27位僧人受伤严重,有的被转运治疗,有的被安置在附近的其他寺庙里。
结古寺90%僧房成危房
结古寺坐落在玉树县结古镇东北角的木它梅玛山上,也是九世班禅的圆寂地。此次地震中,受损最严重的有两个经堂,此外,僧人的僧房有90%已经成危房。
结古寺主寺的桑周加措经堂分为两部分,其中一个小经堂常年有人念经,地震当天有3名僧人在里面。面积近千平方米的大经堂则是僧人们做早课的地方。每天早上,僧人起床在僧房内念经后,就要转入大经堂,地震当天有2名僧人在里面。地震时,桑周加措经堂的屋顶垮塌,幸运的是,垮下的屋顶没有压向经堂内,5名僧人都从经堂内跑了出来。
寺内一座佛学院的经堂就没这么幸运,墙体及屋顶在地震中全部倒塌。这座经堂的墙体已经有400多年历史,建筑材料和工艺都与拉萨的布达拉宫一样,至今仍透着鲜艳的朱红色,不料一朝倾倒。
文成公主庙幸免于难
文成公主庙又称大日如来佛堂、加沙公主庙,坐落在距结古镇20公里的贝纳沟,建于公元641年,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属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与吐蕃松赞干布联姻。在经过玉树贝纳沟时,给当地群众教授耕作、纺织技术,并率工匠在沟内的悬崖峭壁上凿刻了佛像、佛塔和经文。她走后,后人在原有的基础上建起了文成公主庙,内供的大日如来佛像已有1300多年历史,文物价值极高。
庙内僧人巴桑才仁介绍,地震发生时,他正在供奉大日如来佛像的佛堂内。跑出文成公主庙的巴桑才仁看到,一块大石头从庙宇北边几十米外滚下,所幸没有往庙的方向袭来,而是砸在大路上。
4月20日,寺庙附近有亲人遇难的灾民已经来到文成公主庙点起酥油灯祈福。巴桑才仁也在地震中失去了弟弟和姑姑。
东仓《大藏经》毫发未损
4月15日下午,被埋压在废墟下30余小时的东仓《大藏经》经过当地政府全力抢救,已被全部抢救清理完毕,未发生文物损毁和丢失现象。
东仓《大藏经》用金银写成,在藏族地区享有盛誉,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由民间藏族家庭收藏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大藏经》,距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有专家认为,东仓家族的先祖是藏族远古英雄格萨尔王手下30员大将之一的东·白日尼玛江才,《大藏经》就是他收藏的。东仓《大藏经》中包含佛教经典教义以及几乎所有藏族学科的内容,被称为藏族百科全书,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是弥足珍贵的历史文物。
·上一篇文章:风水只是一种文化现象
·下一篇文章:风花雪月话“白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