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的特有信仰:“本主崇拜”
来源:网络 文章作者:彭帅
大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素有热爱自然的传统。 大理在历史上留下的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公元739年,皮罗阁所建的南诏国迁都太和城(即大理),大理便开始成为古代云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而后是我们更为熟知的段氏所开创的大理国时代。依偎苍山之麓,倚靠洱海之滨,大理的旖旎风光不仅给人视觉上的享受,还带给人无限的遐思。也只有在大理,才会有金庸笔下段誉和王语嫣的浪漫。 清晨,行走在大理古城的街道上,所感受到的是一种历经时间涤荡的清澈。路旁潺潺的溪水从苍山之巅顺流而下,带走了千年的光阴,却沉淀下一座城市的气息。 大理的这种气质得益于秀丽的自然环境,更来自于民风的淳朴。作为白族自治州的首府,独特的白族文化渗入了古城的各个角落,也许不痕迹,却细入纹理。它是少女头饰上的一条纹路,也是孩童拿在手里吃得津津有味的一支烤乳扇。住在当地的旅馆里,见大厅里供奉一尊神像,却有其独特的姿态,不像常见的儒释道教的仙佛。 经主人介绍才知道,这是白族文化特有的宗教信仰,本主崇拜。本主是“本境土主”、“本境福主”的简称。在白语中,本主有很多称谓,如“武增”、“倒博”等,大意是“本地域里最尊贵的人(神)”。白族人认为,本主就是自家或村社的保护神,能保佑他们“为士者程高万里,为农者粟积千钟,为工者巧着百般,为商者交通四海”。 自从唐代南诏王劝丰佑下令其国老赵文奇在大理兴建了白族第一座本主庙以后,本主文化便开始在苍山洱海间世代相传。 主人说,大理两千余村落中大约供奉一千余位本主,村民将其视为村落的保护神。没有本主的村落是会被人讥笑的。古城里也流传着本主的故事。菜花和岸荀的爱情是其中著名的一篇。两人本是青梅竹马,好事将近之时,当地的大财主却闯上门来想劫走少女。小伙竭力保护自己的心上人,被财主的家丁乱棍打死。柔弱的菜花奋力抗争,趁其不备用棒将老财主砸死,自己也一头撞在墙上,去阴间与岸荀相会。当地人为了纪念这一段坚贞的爱情,把菜花和岸荀尊为本主。 还有一些本主,乍听起来并不是那么威严,比如一位叫东山老爷的本主。他经常在夜深人静之时从人们供奉的案台上起身,悄悄地跑到邻村与一位叫白姐的本主幽会。一日晚上,东山老爷喝了些酒,起了醉意,东方泛起鱼肚白才慌慌张张地跑出白姐的村子回到自家案台。当天,人们去祭祀东山老爷时都忍俊不禁,原来由于过于匆忙,东山老爷一只脚穿自己的战靴,另一只脚却套白姐的绣花鞋。而邻村的白姐也只好将错就错。 这样的本主有着几分人气,还是当地人说得好,本主就是有人间烟火的神。原来大理也是有着如此别致而源远流长的文化。大理如今最著名的祭拜本主的地方当属大理武庙了。虽名为武庙,但是这座武庙除了供奉关帝之外,还供奉着这片土地上最出名的63位本主。64位神明各司其职,不管是求学还是求平安都能得到庇佑。当地人对武庙开光当天的神奇天象至今还津津乐道,其时一道壮观的彩虹悬挂于苍穹之上,绚丽夺目。前来祈福的人络绎不绝,大家都相信这些本主带来的是千年的灵气。 大理资深白族文化研究员张锡禄的研究所就设在武庙。他说,大理有的不仅仅是“风花雪月”的自然景致,更为珍贵的是古城特有的文化。的确,看武庙内神态迥异、各有千秋的本主,对大理又会有全新的认识。正是这些极具本土色彩的文化,才支撑起大理长久以来的繁荣,就像发达的根系,支撑起了郁郁葱葱的参天古树。 (摘自香港《文汇报》 作者:彭帅)
·上一篇文章:我国民间信仰60年嬗变:从断裂到弥合
·下一篇文章:纳西族东巴祭祀经诗──《祭天古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