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律法规 立法保护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民俗文化 > 政策法律法规 立法保护

国务院:《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


作者:国务院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第三十条
    
     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在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的主要出入口设置标志牌。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设置、移动、涂改或者损毁标志牌。
    
     第三十一条
    
     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核心保护范围内的消防设施、消防通道,应当按照有关的消防技术标准和规范设置。确因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的保护需要,无法按照标准和规范设置的,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消防机构会同同级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制订相应的防火安全保障方案。
    
     第三十二条
    
     城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对历史建筑设置保护标志,建立历史建筑档案。
    
     历史建筑档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建筑艺术特征、历史特征、建设年代及稀有程度;
    
     (二)建筑的有关技术资料;
    
     (三)建筑的使用现状和权属变化情况;
    
     (四)建筑的修缮、装饰装修过程中形成的文字、图纸、图片、影像等资料;
    
     (五)建筑的测绘信息记录和相关资料。
    
     第三十三条
    
     历史建筑的所有权人应当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负责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从保护资金中对历史建筑的维护和修缮给予补助。
    
     历史建筑有损毁危险,所有权人不具备维护和修缮能力的,当地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迁移、拆除历史建筑。
    
     第三十四条
    
     建设工程选址,应当尽可能避开历史建筑;因特殊情况不能避开的,应当尽可能实施原址保护。
    
     对历史建筑实施原址保护的,建设单位应当事先确定保护措施,报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因公共利益需要进行建设活动,对历史建筑无法实施原址保护、必须迁移异地保护或者拆除的,应当由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
    
     本条规定的历史建筑原址保护、迁移、拆除所需费用,由建设单位列入建设工程预算。
    
     第三十五条
    
     对历史建筑进行外部修缮装饰、添加设施以及改变历史建筑的结构或者使用性质的,应当经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第三十六条
    
     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范围内涉及文物保护的,应当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国务院文物主管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不履行监督管理职责,发现违法行为不予查处或者有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依法给予处分。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地方人民政府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未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
    
     (二)未按照法定程序组织编制保护规划的;
    
     (三)擅自修改保护规划的;
    
     (四)未将批准的保护规划予以公布的。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保护主管部门或者城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未按照保护规划的要求或者未按照法定程序履行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八条、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规定的审批职责的,由本级人民政府或者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改正,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四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城市、县人民政府因保护不力,导致已批准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被列入濒危名单的,由上级人民政府通报批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光明网 2009-06-06 16:04



 4/6   首页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国务院发布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意见(附全文)

下一篇文化部:第三批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