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法律法规 立法保护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民俗文化 > 政策法律法规 立法保护

国家宗教事务局:《藏传佛教寺庙管理办法》


作者:国家宗教事务局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第十二条 寺庙事务由寺庙管理组织民主管理。重大事项由寺庙管理组织成员集体讨论、民主协商确定。

    第十三条 寺庙应当建立寺庙管理组织成员考核制度,对不称职的成员应当及时进行调整。

    第十四条 寺庙应当加强内部管理,依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藏传佛教教义教规,建立健全教务活动、人员、财务、会计、治安、消防、文物、环境保护、卫生防疫等管理制度。

    第十五条 寺庙根据容纳能力、自养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当地信教公民的供养能力确定定员数额。

    第十六条 寺庙定员数额由该寺庙管理组织向所在地佛教协会提出申请,并提交该寺庙具备本办法第十五条规定的相应能力的说明材料。所在地佛教协会审核同意后,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由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逐级报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十七条 寺庙住寺教职人员人数不得超过该寺庙的定员数额。

    寺庙管理组织应当将住寺教职人员登记造册,分别于每年的1月底和7月底前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十八条 寺庙接受住寺教职人员,须经该寺庙管理组织成员会议通过后,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寺庙住寺教职人员的户籍实行集体管理。

    第十九条 住寺教职人员须符合《藏传佛教教职人员资格认定办法》的有关规定。

    寺庙不得强迫未成年人住寺。

    第二十条 活佛一般应当住寺,并服从所在寺庙管理组织的管理。

    第二十一条 寺庙中的赤巴、堪布、经师、翁则、格贵等传统僧职人员,由寺庙管理组织成员会议提出人选,经所在地佛教协会同意后,报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二十二条 寺庙教职人员异地从事教务活动,须经本寺庙管理组织和所在地佛教协会同意,并征得目的地佛教协会和寺庙管理组织同意后,由本人所在地佛教协会和目的地佛教协会分别报当地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其中,跨县(市、区、旗)从事教务活动的,分别报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后,由本人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报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跨设区的市(地、州、盟)从事教务活动的,分别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后,由本人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报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从事教务活动的,分别报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二十三条 寺庙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举行超过该寺庙容纳规模的大型宗教活动,或者在该寺庙外举行大型宗教活动,按照《宗教事务条例》等有关规定办理。

    寺庙跨设区的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举行大型宗教活动,其管理办法由有关省、自治区制定。

    第二十四条 寺庙举办学经班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有举办学经班的传统和明确的办学宗旨;

    (二)有固定的学经场所和其他基础设施;

    (三)有具备资格的经师;

    (四)有完备的学经管理制度及合法的经费来源。

    第二十五条 寺庙需要举办学经班的,由寺庙管理组织提出意见,经所在地佛教协会审核同意后,报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县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逐级报省级人民政府宗教事务部门备案。

    第二十六条 学经班经师必须持有经师资格证,并由寺庙管理组织聘任。

    经师资格认定和聘任办法由中国佛教协会制定,报国家宗教事务局备案。

    第二十七条 寺庙学经班招收的学员,应当符合以下条件:

    (一)年龄一般应当在18周岁以上;

    (二)爱国爱教,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规章;

    (三)受过沙弥、沙弥尼以上戒。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新华网 2010年10月09日 14:58:49
【本文责编:思玮】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文化部部长: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有望年内出台

下一篇文化部实施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纪实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