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泰手工艺交流论坛现场 张 毅 摄
② 中泰手工艺交流论坛走秀现场 张 毅 摄
③ 维吾尔族绣娘与苏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姚惠芬交流刺绣针法
④ 讲习组在哈密非遗保护中心与绣娘们开展交流
⑤ 湖北宜昌市民体验包粽子 刘长梅 摄
⑥ 湖南欢乐之夜——全民体验非遗游园会活动现场 周 斌 摄
⑦ 第二届京津冀非遗联展上青年观众体验木版年画的制作 津 文 摄
⑧ 2016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开幕式现场 刘曙松 摄
今年是国务院设立“文化遗产日”十周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以下简称《非遗法》)颁布实施5周年。围绕“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这一主题,今年文化部非遗司在延续以往经典活动的基础上聚焦传统工艺,进一步组织开展了传统工艺讲习和国际交流等特色活动。一系列精彩的活动不仅让大众了解了近年来的非遗保护成果,同时也为接下来非遗保护工作的扎实开展提供了思路、明确了方向。
加强顶层设计,助力地方发展
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开始,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遗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10多年来,在国家的高度重视和社会的广泛参与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社会各界形成了非遗保护意识和共识。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非遗保护工作迈入了向纵深发展的新阶段。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如何维护和拓展非遗在当代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空间,鼓励和吸引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加入传承行列,实现可持续的非遗保护是当下需要面对的重要课题。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将振兴传统工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既是对非遗保护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全面提升非遗保护水平的新契机。在非遗各门类中,传统工艺是一个独具特点的领域。其手工实践和所生产的丰富又有个性的各种产品,可以跨越地域、民族、语言和风俗,为世界各地所接受、欣赏和享用。因为具备这些优势,使得传统工艺最有可能从中培育和形成有民族特色的国家品牌;又因其源头遍布各族各地,有广阔的市场空间作支撑,使其在非遗各门类中最能覆盖千家万户、带动就业、促进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民众增收。出于这些方面的考虑,自去年始,文化部以传统工艺为切入点,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以下简称“研培计划”)和“振兴传统工艺”两项工作。
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尝试,两项工作的成效初显。首批参与“研培计划”的57所高校共计组织了75期、惠及3600余人次的研修、研习和培训。“研培计划”卓有成效地促进了非遗传承人群与高校的平等沟通,保护了传承人的个性,发现了非遗价值,激发了传承人群的潜能,从而进一步提振了社会各界参与非遗保护的士气。在新疆哈密、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3个传统工艺工作站陆续成立,在尊重非遗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的前提下,工作站搭建起传统工艺与艺术、学术、现代设计、现代科技及当代教育的桥梁。
今年遗产日期间,文化部非遗司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也正是围绕这两项重点工作而展开,特色鲜明、亮点突出,既进一步延续和拓展了当下的实践,又有助于理清未来工作开展的思路。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6年6月22日第8版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