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史话 > 非物质文化遗产

[胡玉福]非遗扶贫中受益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作者:胡玉福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三、鲁锦扶贫的案例实践

  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位于鲁西南,当地以农业为主,缺乏支柱性工业,近代以来经济社会发展较慢,因处于黄河滩区,多次决口泛滥加剧了地区贫困。1985年,鄄城县被山东省列为重点扶贫县,脱贫致富一直是当地政府的重头工作。在鄄城的扶贫工作中,当地妇女传承的鲁锦也被发展成扶贫项目。

  鲁锦是鲁西南民间织锦的简称,流行于山东菏泽、济宁、枣庄等地,当地民众一般称为“棉布单子”“土布”“老粗布”,是乡民用棉花手工纺线手工织造的棉织物。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生产鲁锦曾是当地妇女一项重要的家庭劳动,与妇女的生活紧密相关。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到80年代初期,自给自足的织布劳作逐渐退出家庭劳动范畴。在80年代后期,因政府扶贫、产业开发和文化保护的工作逐步开展,鲁锦被重新发掘,并于2008年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此后,鲁锦以产业化发展的形式日渐受到重视。

  1995年,鄄城县文物管理所响应山东省文物局建设中小型特色博物馆的倡议,建立中国鲁锦博物馆。起初博物馆以征集实物展览为主,后来工作人员认识到博物馆只能保存鲁锦,而产业运作才能让鲁锦传承下来。于是,1997年开始,博物馆工作人员以鲁锦博物馆为依托,将鲁锦布料和制品作为地方特产在曲阜、泰山等省内旅游景点以及“菏泽国际牡丹花会”期间销售,初步打开市场。此间销售的鲁锦布料以从民间收购为主,间有让妇女手工织造。

  经历几年发展,开发者于2003年注册成立鄄城县鲁锦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商标为“精一坊”)。在“精一坊”的带动下,鄄城当地出现十几家产销鲁锦的企业和作坊。鲁锦产品仍以地方特产为主,产品扩展至床品、衣服、汽车用品等用品,市场对内主要供给地方政府消费,对外依靠加盟店销售。2003-2012年期间市场稳定,加上非遗保护的推动,鲁锦产业化初具规模,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根据潘鲁生等人在2008年的调查,鲁锦“产业的年生产总量达18万件,年产值达3000万元”。这反映了鲁锦行业的快速发展和规模,同时也彰显出鲁锦产业所具有的扶贫潜力。

  在生产组织上,鲁锦公司普遍采用“企业+织女”的方式,企业提供纱线,织女领线回家织布赚取加工费,企业进行后期产品加工和销售。织女只参与企业所需布料的织造环节。在空间分布上,织女集中分布在离县城较远、缺乏就业机会的鄄北村落。根据相关统计,鲁锦项目带动5860多人就业,其中贫困人口占到1563人,从业者人均年收入1万7千多元。可见,通过产业化的开发,鲁锦发挥出一定的扶贫效果。

  随着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2012年前后,围绕鲁锦行业的变化致使产业整体处于转型。首先,技术革新冲击了手工织造形式。一些企业为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进行技术革新采用机器织造面料,机织鲁锦产品占据了市场。尽管偶尔还有手工订单,但难以维持企业的基本运营,从而减少了对手工劳动力的需要。其次,政府政策让鲁锦消费市场收缩。2012年,中央制定实施《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规定》,限定政府机关的相关消费行为,此后地方政府在会议、对外活动中基本不再使用鲁锦,鲁锦本地市场随之大规模萎缩。最后,随着商品经济发展和扶贫工作推进,农村妇女有了更多的就业选择。相比之下,从事其他工作较织布获利更多,当地妇女权衡之下逐渐放弃鲁锦织造。现在除了以文化传承为目的的织造活动,鲜见有当地妇女为了获得加工费的织造行为。

  熊正贤把特色文化产业扶贫的生命周期规律总结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四个阶段,对应这四个阶段扶贫的效果呈现“倒U”字型特征。鲁锦产业扶贫的发展过程也反映了类似规律,1996年前后,由博物馆工作人员主导的开发是投入期,处于将鲁锦引入销售市场的探索阶段,扶贫效果并未显现出来;1997-2003年期间为成长期,以鲁锦博物馆工作人员为主进行市场开拓,带动鄄城北部织女就业,扶贫效果初显;2003-2012年是成熟期,以鲁锦企业为主导进行产业化运营,产品市场稳定利润较高,鲁锦蕴藏的经济价值释放出来,扶贫效果凸显;2012年以后进入衰退期,由于鲁锦行业陷入瓶颈亟待转型,难以发挥扶贫的效果。

  四、鲁锦扶贫中的妇女受益分析

  对妇女在鲁锦产业中的受益分析,本研究主要选取5位长期织布的当地妇女作为案例,她们有着共同的特点:40-65岁,幼时家中兄弟姊妹多,接受教育的机会少,成家后承担着抚育孩子、赡养老人、料理家务、田间劳作、社会交往等家庭和社会的双重责任。当依靠织造鲁锦能够赚钱时,她们很积极地加入进来。那么,参与其中的妇女受益体现在哪些方面?深入织女的家庭和生活中发现,在鲁锦扶贫的统计数字背后呈现的是妇女多元化的受益,但也遮蔽了一些削弱扶贫效果的问题。

  1.妇女通过织布获得经济收入。通过辛勤付出,织女们获得了直接经济收益。鄄北杨屯村的香云是较早为企业织布的妇女,她给笔者讲述了当时织布的收入情况:

  那个时候是这样,除了收麦子、种麦子不织,其余时间都织,一年到头不断。那时候才一块七八一米,织布一天挣个十来多块钱,就不容易,就够用的。俺那时候挣到最多的时候一月有挣五六百块钱的。一般就挣个三四百块钱。

  2007年,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调查组根据农户8-10小时/日,日加工7米,每月工作20-24天,推算织女年收入为4500-8500元。根据笔者的调查,有的妇女要高于这个收入,为了能多赚点,除去其他劳作时间,织女们每天平均要花至少12个小时在织机上劳作,比一般工厂的劳动时间都要长,每天织10米多(超过7米平均数)。鄄城县2007、2008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为3924元、4457元,由此来看,织布的收入一定程度上高于当地农民的平均收入。这也反映出,依靠鲁锦的产业化开发让参与其中的妇女获得了直接的经济收益,显现出扶贫的效果。

  2.妇女获得家庭和自我成就的满足。经济的赋予在妇女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正如秀梅所说:

  那时候虽说比现在花钱少吧,小孩上学交学费,买个嘴头子(零食),生病啦,走亲戚、行来往这些零零碎碎的都要钱,手里没钱就得找人借。咱织布挣两个钱,就够用了,不用找人借,也不用向当家的要。

  秀梅的例子反映出妇女把大部分织布收入都用于家庭日常花销,丈夫在外打工的主要收入则被安排用于大项开支。一般的妇女没有挣钱机会,遇到急用钱时经常捉襟见肘。织布虽然不占家庭经济的主要构成,为妇女维持家庭的日常运转提供了支撑,妇女感到自己能为家庭分担一点,在“当家的”面前很有面子,有的妇女甚至成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提供者。

  那时候旧城张庄的爱英家里全指望她织布挣点钱,她男人腰有问题,不能干活,孩子上学全指望她。她一个月织上两机子布,织得布也好,挣得比上班的工资都高。

  在如爱英这样的家庭,由于丈夫生病家庭缺乏经济收入的依靠,妇女不仅分工要成为贤内助,更要担当赚钱养家的角色。从传统分工上讲,织布本身是妇女家庭劳作的一部分,对已经将照料家庭内化为天职的妇女来说,织布挣钱让她们能够对自我的价值进行肯定。所以,可支配收入的获得满足了织女在家庭生活、个人情感、日常礼节中的需求。妇女利用织功辛勤劳动,撑起了半边天,既参与了家庭的再生产,同时也构成了社会的再生产。

  3.弹性就业的工作模式满足了妇女对家庭照料的需要。传统的性别分工将妇女束缚在家庭和土地上,导致她们没有更多时间去参与能获得现金报酬和自我发展的工作。在对就业的选择上,妇女并没有过多奢求,只要有机会她们就愿意参与,所以“工作和家庭能够协同或者相互妥协的就业模式”更适合妇女。正如春莲所言:

  以前咱整天瞎忙,没有住下(停下)的时候,一分钱也见不着,织布累点挣得也不多吧,咱能见着钱,家里老的小的都还能照顾了,地里的活也没落下。

  妇女通过织布在获得收入的同时还兼顾了家庭、老幼和土地,这一点她们很欣慰。尽管织布强化了妇女在家庭中的母职角色,但经济收入让妇女家务劳作生产出新的意义,凸显了女性化劳动的意义。织女依靠织功不仅获得经济收入,还获得了成就感,而且在参与家庭经济贡献中意识到自己的重要性。

  从上述分析可见,妇女们通过自己掌握的技艺为企业织布,将技艺转化为技术资本,不仅获得了经济效益,也在展示自己对家庭经济贡献、维持家庭再生产中建立起自信心,实现了非经济效益的受益。从文化保护的角度,妇女也对织布工作形成积极认同,让鲁锦的传承得以可能。这些都反映了非遗扶贫所能产生的积极有效的作用。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本文责编:程浩芯】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认定制度的探索

下一篇[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报告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