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金少兵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今年3月20日,著名的“玛纳斯奇”(史诗歌手)居素甫·玛玛依老人与当地民众一起迎接诺肉孜节
本网配图 新华社记者 沈桥 摄
继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新疆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也被列入最新一批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四次会议10月2日在阿布扎比结束。会议审议并批准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76个项目中包括中国申报的22个项目,史诗《玛纳斯》名列其中。
昨日,国家文化部相关负责人证实,已得到《玛纳斯》"申遗"成功的确切消息,这是继2005年11月25日"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后,新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迎来的又一个里程碑式事件。
《玛纳斯》是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也是我国三大史诗之一,主要流传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及特克斯草原等柯尔克孜人聚居区,中亚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及阿富汗北部地区也有《玛纳斯》流传,这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史诗。
史诗以玛纳斯等八个英雄的故事为线索,描述了古代柯尔克孜族的政治、经济、历史、哲学、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是研究古代柯尔克孜族的百科全书。在千百年来的传唱中,由于演唱者总要对史诗雕琢加工,使其更加完美,因而产生不同风格的异文。其中生活在中国新疆的居素甫·玛玛依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完整演唱八部《玛纳斯》的人。
据了解,除了《玛纳斯》,中国列入本批名录的项目还有:中国蚕桑丝织技艺、福建南音、南京云锦、安徽宣纸、贵州侗族大歌、广东粤剧、《格萨尔》史诗、浙江龙泉青瓷、青海热贡艺术、藏戏、蒙古族呼麦、甘肃花儿、西安鼓乐、朝鲜族农乐舞、书法、篆刻、剪纸、雕版印刷、传统木结构营造技艺、端午节、妈祖信俗。
此前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已公布三批,中国被批准列入该名录的项目总量已高居榜首。(完)
文章来源:乌鲁木齐在线 2009-10-05【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篇: 22项列入“代表作名录” 3项列入“急需保护的名录”
下一篇: [视频]端午节等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标签:
【相关文章】
[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层级及其呈现
[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报告
[胡玉福]非遗扶贫中受益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认定制度的探索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模式”的个人叙事研究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型的路线图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
[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
[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与时间赛跑 莫让“人去艺绝”
古徽州制墨技艺传承人:古法制墨需要现代传承
百年“纳顿”谁来传承
人走艺绝 浙江非遗抢救记录进入读秒时间
回归生活,才算存活——非遗传承人的无奈与希望
温浩东:保留好彝族传统服饰的“火种”
记录中国非遗人的坚守与荣光——2017“中国非
新生代非遗传承人的“刻版”生活
“东郎”陈兴华:苗族史诗“亚鲁王”必须传下去
[张兆林]聊城木版年画生产传承中的女性角色研
[岳永逸]本真、活态与非遗的馆舍化
[杨利慧]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以导游
[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承人
[张巧运]浴“难”重生:一个羌族村寨灾难旅游和
[刘锡诚]对民间文学类非遗数字化采集的一些理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认定的若干理
[代表作]维吾尔木卡姆
[林继富]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的批评
[刘锡诚]“非遗时代”的民间文学及其保护问题
[萧放]论新文化史视野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运动
[威廉·斯迈斯]华盛顿州的文化旅游和非物质文
[彭兆荣]遗产学与遗产运动: 表述与制造
[柯杨]提高文化自觉意识,做好民族民间文化的保
[邓启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多重真实、多维
“歌布袋”姚启华
[马戎戎]海上顾绣与戴明教的传人
[刘德龙]坚守与变通
[陈勤建]民间传说中的风物保护
[王霄冰]民俗文化的遗产化、本真性和传承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