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晓卿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二、现有非遗分类体系分析
随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公布,十大类的分类方法逐渐成为了非遗保护实践中应用最广的分类体系,然而随着非遗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十大类的分类方法也出现了问题:(1)类目的全面性仍有不足,现有的类别无法囊括所有的非遗形式,例如语言文字类非遗就没有合适的归属类目;(2)类目的互斥性有待完善,类目的划分不够科学客观,造成类目之间的界限模糊,非遗归类出现混乱和不吻合的情况。例如,在国家级名录中,扬州玉雕、岫岩玉雕、海派玉雕、青田石雕、菊花石雕等玉雕、石雕、骨雕等被归类于传统美术,而雕漆则被归类于传统手工艺。(3)单层级的分类体系,增加了类目的复杂度,影响分类体系的条理性和规范性。在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之中,既有包含了石雕、玉雕、砖雕在内的徽州三雕,也有单独列出的寿山石雕、惠安石雕;从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开始,则将菊花石雕、绥德石雕等具体非遗项目统称为石雕。这里可以看出,国家级名录在实践中也在某种程度上建构多级的分类体系,以降低类目中内容的复杂程度,但并未明确提出或给出相关规范标准。此外,也有不少学者提出现有类目设置的均衡性较差,各个类目所拥有的非遗项目数量分布不均衡。在笔者看来,非遗项目本身的分布情况暂时无从得知,且有很大概率其分布也是不均衡的,过于强调均衡性会导致分类系统无法真实反映非遗项目的分布情况,因此在非遗分类的过程中不用刻意强调均衡性。
相比较官方的分类而言,国内的学者在非遗分类的过程中更加注重非遗的本体,追求分类系统能够反映出非遗内涵及本质,并借鉴了艺术学、社会学的分类思路和档案资源、文物资源的分类方法,提出了多种多级的分类体系,但也存在类目设置不全,类目之间界限模糊的问题,且多为简单的多级分类体系。也有的学者在应用的十大类的基础上,结合数字技术,构建了网络化分类体系,在对非遗进行归类的同时,也建构出非遗的关系网络,但这种标签化、网络化的分类方式在计算机环境以外无法实现和应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三、分类学视角下的非遗分类
(一)分类学概述
分类学是“研究动物、植物的鉴定、命名和描述,把物种科学地划分到一种等级系统以此反映对其系统发育的了解情况”。*十八世纪,卡尔·林奈初步建立起了生物分类的阶元系统,将生物分为植物界和动物界,界下面依次设立了纲、目、属、种等分类阶元。限于时代的局限性,林奈的提出的分类系统是一种人为的分类系统,分类的依据和标准主要依靠已有的依据或个人的经验和看法。随着生物起源研究的深入,达尔文的进化理论的提出和完善,使人们意识到所有生物都有着共同的祖先,各种物种之间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在进化理论的指导之下,反映物种之间自然关系,解释生物的系统发育关系成为了分类学的重要任务*。
由于生物界的复杂性,在实际分类过程中,常常涉及到生物的相似性、亲缘关系和进化程度等方面的因素,加之不同分类学家对于分类原理有着不同的理解,从而对涉及的因素各有取舍,最终得出不同甚至对立的分类结果,形成了进化分类学派、分支分类学派和数值分类学派。
进化分类学派是以进化论为理论基础,综合系谱分支和进化尺度两方面因素作为分类标准。因而具有丰富的生物学意义,是分类界的主流。但分类系统建立过程中较为依赖研究者个人的经验,导致研究结果难以检验*。分支分类学派则主要根据演化树的分支顺序作为分类标准,具有严格的分类方法和原则。而数值分类学认为分类体系无法重现生物的系统发育,故以生物的大量客观性状作为基础,通过计算和定量比较,作为分类标准。因其分类过程中尽量排除主观性,其分类结果往往用于验证其他分类的合理性。
(二)分类学应用于非遗分类的理论基础
分类学的研究对象与非遗之间具有许多相似的特性。首先,两者都具有传承性。非遗具有代际相传的特性,且在代际传承的过程中在具有保持自身不变的稳定特性。而生物则通过繁殖产生后代,并通过遗传物质保证后代与自身的相似,维持物种的稳定。其次,两者都具有多元性。不同的非遗或相同的非遗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表现出来的形态各不相同。生物也同样具有复杂多样的特性,不仅不同物种之间具有十分明显的区别,即使是相同的物种之间根据生存时期不同以及生活地域不同也会造成许多巨大的差异,以人类自身为例,远古人类在形态外貌与现代人类之间就具有很大的差别,而根据生存环境的不同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更是形成了各种不同肤色的人种。再次,两者都具有活态性。非遗的活态性一方面表现在非遗的实践活动中,另一方面表现为非遗在传承过程中会发生变异和创新,从而得以不断发展,这种发展的方向受非遗传承者、享用者、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而生物不仅在个体的行为层面是灵活多变,在整个物种的存续过程中也会由于基因的突变、交换等活动而造成后代的变异和改变,而生物的物种则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之下实现物种的进化和发展。虽然在具体的作用机制方面有所不同,但非遗与生物物种所表现出来的特性却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使得生物的分类方法相比较档案资源的分类方法,对于非遗分类具有更大的参考价值。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本文责编:何厚棚】
上一篇: [戚剑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身体传承
下一篇: [朱以青]基于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
标签:
【相关文章】
[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层级及其呈现
[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报告
[胡玉福]非遗扶贫中受益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认定制度的探索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模式”的个人叙事研究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型的路线图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
[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
[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与时间赛跑 莫让“人去艺绝”
古徽州制墨技艺传承人:古法制墨需要现代传承
百年“纳顿”谁来传承
人走艺绝 浙江非遗抢救记录进入读秒时间
回归生活,才算存活——非遗传承人的无奈与希望
温浩东:保留好彝族传统服饰的“火种”
记录中国非遗人的坚守与荣光——2017“中国非
新生代非遗传承人的“刻版”生活
“东郎”陈兴华:苗族史诗“亚鲁王”必须传下去
[张兆林]聊城木版年画生产传承中的女性角色研
[岳永逸]本真、活态与非遗的馆舍化
[杨利慧]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以导游
[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承人
[张巧运]浴“难”重生:一个羌族村寨灾难旅游和
[刘锡诚]对民间文学类非遗数字化采集的一些理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认定的若干理
[代表作]维吾尔木卡姆
[林继富]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的批评
[刘锡诚]“非遗时代”的民间文学及其保护问题
龙泉四老 一生瓷缘
[苑利]关于进一步深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
三天三夜唱不完的歌:记《阿诗玛》口头文学传承
[王福州]申遗:面向传统撷英 面向未来传承
[谢中元]非遗传承主体存续的文化社会基础
和盲艺人一起挽留绝唱
[安学斌]21世纪前20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中
锡伯族历史“活化石”是咋挖出来的
[钟和晏]盛世漆艺
[祝昇慧]民间文化场域中“非遗”话语的接合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