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史话 > 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遗传人陈扬龙:“创新技艺是我一辈子要做的事”


作者: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陈扬龙以“薄施淡染”的技艺绘制《盛世牡丹》

        “生于斯,奉献于斯,死于斯”是国家级非遗项目醴陵釉下五彩瓷烧制技艺传承人陈扬龙一直秉承的祖辈传下来的精神。“现在不仅重视画面观感,造型、触感等方面也要做得更加细致、完美。我们要全方位地慢慢提高,使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烧制技艺得到升华。”年过古稀的陈扬龙说,“搞设计、创新技艺是我一辈子要做的事情。”

  陈扬龙出生在陶瓷世家,自小耳濡目染。195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被组建不久的湖南省醴陵县陶瓷研究所录取,成为第一批学员,跟随釉下五彩瓷老艺人吴寿祺学习釉下彩绘技艺。17岁时,他到醴陵群力瓷厂锻炼。此后的5年里,他逐渐了解了批量生产的工艺流程,也认识到一件日用瓷产品,除美观外,还要考虑到工艺的制作。

  “只有不断改进工艺,才能显示釉下彩艺术的动态生命。”陈扬龙感慨说,“我这一生是随着醴陵釉下彩的挖掘、恢复、普及、提高的过程走过来的。”他认为,研究工艺是釉下彩的一个主要课题,其制作工艺复杂、漫长,研究领域涉及物理、化学、陶瓷工艺学以及文学、美学等方面。仅有小学文化水平的陈扬龙通过自学和不断地努力,加深了对传统文化、技艺的理解。在从事釉下五彩瓷烧制的50多年里,陈扬龙有近25年的时间是在专门研究釉下五彩瓷烧制的相关工艺。他进行了“以印代画”“以喷代画”的技术革新,分别提高工效100倍和数十倍。他历时3年完成的《釉下彩色标研究》,对200多种釉下色料、6种不同釉料等进行了一系列探索。退休后,他根据多年的经验总结出“薄施淡染”的釉下绘制技法,并在醴陵陶瓷制作中得到全面推广。该技法既保持了釉下五彩的传统特色,又突显了水灵通透、清新淡雅的效果,解决了釉下五彩瓷层次感不强的问题,同时体现出材质的润透之美。目前,陈扬龙正在搜集整理资料、器物,希望能办一个展览馆,将醴陵釉下彩的发展脉络、代表作品陈列出来,一方面让参观者了解百年来醴陵瓷历经的风雨;另一方面让观者比照不同作者、不同时期的风格差异和艺术特色。

  “‘教学相长’这是老祖宗教导我们的。”陈扬龙说,在传承技艺时,他采用“师傅带徒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提出“学、练、悟、立”的阶段性要求,让学生先慢慢认识、品懂一件好的釉下彩作品,然后再动手临摹大师的作品。他还因材施艺,对基础很好的学生,除了“学”,他更注重“导”,启发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走出一条自己的路。“因为我也是从学徒开始的,很能理解现在做学徒的艰辛,愿意把自己走过的路和经验总结传授给后辈人。这不仅是我作为传承人的一个义务,更是我工作中的一种乐趣。”陈扬龙说。

  文章来源:新华网-光明网 2013年12月16日 15:39:23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




上一篇《玛纳斯》演唱大师居素甫·玛玛依逝世

下一篇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族长调传承人魂归故里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