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我的第一件作品是一个木桶,看着简单,但把桶身做圆却不容易。”近日,没有工程任务的杨似玉在广西程阳八寨景区一座侗族民俗工艺馆中,向游客介绍侗族的木构建筑。这个两层的侗族吊脚楼,每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里边摆满了楼桥模型、斧钻刨凿等侗家“宝贝”,游客总喜欢在此听侗家人勤劳与智慧的故事。这里正是侗族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杨似玉的家。
逢寨必有鼓楼,遇河必有风雨桥。风雨桥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在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景区,有一座闻名遐迩的风雨桥——程阳风雨桥(又名永济桥),它是中国侗族木构建筑中最具代表性的廊桥。该桥始建于1912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修建者便是杨似玉的祖父。风雨桥的营造凝结了侗族人民的勤劳智慧,运用榫卯衔接的技巧,上千梁柱被安置得丝毫不差。“风雨桥不仅是侗族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是侗家人文精神的体现。”柳州市群众艺术馆原副馆长黄晓平说,“风雨桥一般建在每个寨子的入口处,不仅为侗家人提供遮风避雨之所,更希望过往行人能走过如此精巧的风雨桥,到寨子里做客。”
“我父亲杨唐富是永济桥的发起人和建设者,这是我们家族的骄傲。”说起程阳风雨桥与杨家四代的情缘,92岁高龄的杨善仁如数家珍。1912年,杨唐富为造福村民,几乎用尽家财兴建程阳风雨桥。为尽快完工,建桥十几年间,杨唐富基本吃住在工地,每天起早摸黑地忙。
“建桥是利在千秋的事。”杨唐富这句话深深影响着杨善仁。虽然早年当过老师、做过裁缝,但杨善仁最终还是选择了继承父亲的衣钵,成为寨子里有名的侗木匠师。1983年,程阳风雨桥被洪水冲垮一半,杨善仁带领寨里的木匠跟随广西大学土木系教授周霖参与修复工程。为了修复程阳风雨桥,杨善仁还把当时在外打工的杨似玉招了回来。“开始我还不愿意,但父亲说程阳风雨桥是我们老杨家建的,有责任把它修好。”杨似玉回忆起往事感慨良多。经过20个月,凭借侗木师傅的精湛技艺和丰富经验,程阳风雨桥再度挺立在人们眼前。
继承家业也是杨似玉不悔的选择。15岁起,杨似玉便成为掌墨大师傅,开始承接木建工程,接着成为首批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他不记得建过多少建筑和桥梁,但从三江风雨桥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文物苑的风雨桥,再到湖南芷江风雨桥……他的作品不胜枚举。
作为一名侗木大师,上门求艺者不在少数,三江大部分侗木工匠曾前来受教。对待求学者,杨似玉有教无类,毫无保留地与同行分享在侗木建筑方面的心得与经验。至今,三江的侗木工匠仍沿用他放墨斗线时的习惯。“退后三步再去瞄水平线,会让零部件更精准。”杨似玉说。
2001年,杨似玉注册成立了三江县似玉楼桥工艺建筑有限公司,他的两个儿子是公司的得力干将。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侗族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即使有这两大头衔,杨似玉表示,承接工程中遇到的困境难以破解,资质是影响侗木建造师傅发展最大的障碍。“我们的师傅大多读书少,几乎没有建筑资质。大型侗木建筑工程招标中对竞标公司设置这样那样的资质门槛。这意味着,即使我们是最熟悉侗木建筑的师傅,也不可能直接承接这类工程项目。”杨似玉介绍,之前一个由他设计的大型侗族鼓楼工程,自己的公司却要经过几手转包才得以承建,不仅极大削薄了收益,广大侗木师傅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也不利于行业的发展。
“像侗木建筑这类涉及民族民间技艺的特殊工程,政府或有关单位在招标中应该有意识地向技艺传承人倾斜。”黄晓平认为,让掌握手艺的人能真正用得上手艺并发扬光大,才是民族民间技艺得以延续的根本。据了解,为解决侗木师傅从业资质的问题,三江县政府2009年修建三江风雨桥时进行了探索:邀请杨似玉为工程总指挥,将三江风雨桥的7个桥亭工程进行拆分,分别承包给当地的7个木构建筑工程队。
“目前,侗木结构建筑最致命的问题是没有专门的工程技术标准,因此招标时不得不使用市场通用的资质认证。”长期从事侗族木构建筑及其营造技艺研究、保护和传承工作的柳州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与艺术设计系主任刘洪波认为,当务之急是制定能够推广的地方性侗木建筑行业标准,规范侗木建筑工程的招投标和建造验收过程,形成行业共识。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6年11月10日第1版
【本文责编:博史伊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