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史话 >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京郊匠人“灯笼张”寻找“传灯人”


作者: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宫灯做了70年

  手艺来自清宫

  “我家过去住朝阳门城墙根,院里有个董爷爷,平时捡破烂,年节卖灯笼。”张明亮说“这个董爷爷,那时候八九十岁了,是清朝没了以后从宫里出来的,过去是内务府造办处的太监,专门做灯笼、葫芦这样的玩意儿。”张明亮的母亲看着“董爷爷”可怜,经常“接济”,还让六七岁的张明亮跟着董爷爷学手艺,“他们家跟我们家也就隔了三米,快要过节的时候,董爷爷就开始做灯笼,等到年节时候,挑着扁担到繁华地界卖灯笼。”

  7岁那年,张明亮做了这辈子第一个灯笼,一个12面的球形宫灯,“揻、烤、扎、糊、画”,第一个灯笼他做了两天,结果“师傅”拿起来,当场就给踩了,“师傅说,我这个灯笼,扔大街上狗都不叼。”

  球形的12面宫灯,张明亮一共做了三年,“球灯练的是基本功,学的是对灯笼尺寸、形状的把握,把球灯做得规矩了,结实了,才能开始做各式各样的灯笼。你去打听,我的灯笼,扔到地上,蹦三蹦,绝对不散架。”张老爷子说,灯笼首先要结实,才能玩花样,“我们手艺人,就靠这个吃饭,不能含糊。”做了三年球灯,张明亮终于开始“创作”,“做灯的,就要做到看见什么做什么,什么都能做,那就算本事。”

  猴灯、鱼灯、莲花灯,只要别人点得出,十几岁的张明亮就做得出,“14岁我师傅去世,咽气前点了头,说我能靠这个吃饭了。”从此,“灯笼张”的原名张连友被师傅留下的外号“张明亮”取代,“就算有了一号。”

  ■走街串巷的“灯笼扁担”

  到“东安市场”的火爆摊位

  老北京灯笼的风光和热闹景象如今只能留在70岁以上的老北京人脑海里了,“正月十五闹花灯,五月端午挂红灯,六月无风放天灯,七月十五莲花灯,八月十五玉兔灯,九九重阳孔明灯。”提起京城的民俗灯笼,张明亮如数家珍,“什么节气挂什么灯,这是老北京的规矩。”那时候,只要逢年过节,十几岁的张明亮挑着“灯笼扁担”,出现在京城各个繁华地段。朝阳门、东四牌楼、东单、西四、东华门、正阳门五牌楼,十岁开始,张明亮这个“小孩”,每年年节都在街上摆摊,“廊坊头条有几家灯笼铺,做的是昂贵的宫灯,我那时候是个穷小子,靠走街串巷卖纸灯笼。”“一天卖一百个灯笼,挣的那点钱也就够买几斤棒子面。”张明亮当时就靠这点收入帮着养家,但是张明亮的手艺好,做工细,“灯笼越来越有名了,那时候一心想开间铺子。”

  20岁不到,新中国成立不久,张明亮被安排了工作,到一机部做行政工作,“也就是修修补补的活。”可灯笼这手艺没放下,“每年春节不到,我就放假回家闷头做灯笼。”

  每到12月份,张明亮就会“回家好好歇歇”。这就算“节忙”开始,“有人告诉我,要做什么样的灯笼,我就照着做,都是些老款式。”到快过年的时候,“有人就来取灯笼,送走最后的灯笼,也快十五了。”张明亮回忆那些“不知去向”的灯笼说,“其实那时候做的灯笼还是传统的多,金陵十二钗等彩绘的灯笼送得最多。”

  “敢不敢做回老本行?”改革开放不久,张明亮被一些“老朋友”游说,“重新靠手艺挣钱”,从“一机部”出来开起“家庭作坊”。“有人劝我拾起字号的。说在老东安市场,办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新春庙会,让我过去摆了一个摊位,卖灯笼。”

  已经50岁的张连友,又改回了“张明亮”,开起“灯笼张”。买料、制版、做架子、糊绢纱,那个春节前,他的女儿们一下班,就到金融街附近的家里帮忙打下手,“走马灯、小宫灯、鱼灯、猴灯、象灯……”张明亮带着3000个灯笼,不用扁担不用小车,在东安市场有了一个摊位。

  “三天,灯笼全卖了。”张明亮回味着二十多年前的场景,“那时候刚刚改革开放,好多人有很多年没见过宫灯了,买灯笼的人特别多,当时灯笼有5块的、10块的、20块的,全都卖光了,赶做都来不及,那年灯笼真火了。”“灯笼张”在北京做灯笼的字号里,最早重新拾起了老行当,如今依然在新东安市场里保留着三个摊位,“都是徒弟在经营了。”灯笼张的生意,转眼已是30年。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凤凰网-北京青年报 2009-02-10 11:49:00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葫芦万”万永强:小葫芦孕育大文化

下一篇民歌滋养的生命:记弥渡彝族民间歌手李彩章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