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史话 > 非物质文化遗产

[温睿]刻痕剪影:“纸破天惊”的民间剪纸


作者:温睿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剪纸工具:刚柔并济,刀光剪影

  尖头剪刀是剪纸最主要的工具,一般都要有锋利、尖锐的合口刀锋,大的剪刀用来剪外形,小的剪刀则用来剪细处。此外还需许多辅助刻制工具,如刻刀、油盘、磨石和粉袋等,很有些“十八般兵器”的阵势。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剪纸艺人们(多数是细心的老妈妈们)不得不在剪纸时“三心二意”,一边随着作品的需要调换适合的工具,一边注意着工具是否磨损。好在所有的剪刻工具都是利用简单易得的材料制成的,好用、节约又环保。

  刀具

  一般说来,剪纸时至少要准备一大一小两把刻纸刀,比较阔的大刀用来刻直线,小刀灵巧,容易转弯,就用来刻弧线或复杂的花纹;小刻刀的使用频率较高。按刀口形状分的话,斜口刀主要用于刻制直线、曲线,圆口刀则用于刻制圆孔和细微的曲线。这些刻刀的刀芯,都是请铁匠选用钢质上好的小锯条或钟表发条磨制的,长十厘米以上、宽度几毫米到一厘米不等、两面开刃的刀条;用竹片做刀柄,在竹片下端正中剖开四五寸长,塞进打好的刀条,用布把连接处扎紧,就做成了一把完整的简易刻刀。如果刀尖磨损了,松开布条,把藏在刀柄里的刀身往外挪一挪,打磨锋利后再扎好,就能继续使用了。

  油盘

  油盘是用来刻制画稿的,木质框底深约三厘米,研磨过的细净锯木屑灰与牛油搅拌后的油灰混合物,或是白蜡和橡皮泥的混合物都可作为油盘的内芯,手指压在混合物上面没有指纹的软硬程度最适宜。每次刻完作品后,都要把嵌入油盘的纸渣等细碎物挑出,否则一旦它们凝入油灰变硬,便容易将刻刀的刀头碰损。油灰混合物每隔两三年也要重新煮凝,并视需要添入适量的细净锯木屑灰或牛油,掌握火候和配料比例的功夫,大概只能靠熟能生巧了。

  磨石、粉袋

  磨刀用的磨石以油石为佳,也要准备一粗一细的两块,先用粗石磨刀身,后用细石磨刀锋。一般是随刻随磨,磨刀时间应控制在整个剪刻过程的四分之一内。粉袋则是用一块方布,包进些菱粉、芋粉、滑石粉并用线扎口即成,是为防止画稿粘在油盘上而准备的,刻纸前在油盘上薄扫一层就不粘纸了,起到隔离的作用。

  剪刻工具组图

  熏样剪纸步骤图

  剪纸步骤:笔尖、刀尖、指尖的舞蹈

  剪纸的步骤主要就是一定稿二制作,制作时又有一些手势上的特定顺序。

  定稿

  画稿是剪纸的基础。用白粉把画稿中的冗余部分或太粗的线条等全部修整完毕,就能定稿了。当然,胸有成竹的老艺人们对世代流传的剪纸题材及样稿了如指掌,拿起剪刀就信手拈来,还能融入时兴的内容,简直是“活图库”。

  制作

  (1)剪

  一般采取“顺剪”的方法,即先沿起稿轮廓从外面往里面剪,再反过来从里面剪到外面,这样剪完一圈就能完成整幅作品;在画面中直接掏挖的“挖剪”方式会破坏线条的连贯性和流畅性,应该尽量避免。不过,有些特殊纹样(如锯齿纹)恰恰需要“挖剪”才能剪出错杂的效果来。

  (2)刻

  刻纸时,要先将画稿用纸捻钉(纸绳子)或钉书钉把四角固定在将被刻制的完整纸面上,再依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内向外的顺序刻制,先刻除小空隙,留下大块支撑纸面,最后再处理外围轮廓,避免在刻制过程中因用力不均匀或手指移动而将作品撕坏,坚持由小到大、由细到粗、由局部到整体地刻。

  另外,握刻刀时不宜满捏,只用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刀柄即可,一般是从上到下地刻直线、从左到右地刻横线、从左上角向右下角沿顺时针方向移动地刻曲线,刻制过程中要运用手腕力量抽送刻刀,反复拔起、切下,连续不断地移动,保证刻线光滑、流畅、均匀。运刀时不仅要注意下刀和收刀时刀背、刀锋分别保持直立,防止将线条转折处刻歪、刻断,还要注意行刀的“正”,既可刀锋向下逐刀“切”,又可刀锋向上逐刀“推”,但绝不能贪图速度而“划刀”,否则“欲速则不达”,不易刻通线条尚在其次,还可能发生走刀现象,划伤作品。如果刻斜了,又会造成线条的粗细不匀。同时,刻除的部分不能自行脱落时,一定不要强行拉扯,补刻几刀使其自然脱落,再将其轻轻地从刻盘上拿下即可。


继续浏览:1 | 2 | 3 | 4 | 5 | 6 | 7 |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2013-02-04
【本文责编:思玮】



 2/8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陆斯嘉]原生态剪纸如何进入大都市?

下一篇[赖施虬]民间剪纸 剪出民俗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