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史话 > 非物质文化遗产

[吕胜中]到处的“小红人”


作者:吕胜中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编者按】剪纸不仅是中国乡村传统的装饰手段,更重要的是春节开始的象征。在木制的窗格子上贴上花草动物纹样的剪纸,象征着新的一年开始,也是避邪求吉的象征。当下,剪纸这一民间艺术的现状如何?在蛇年新春即将到来之际,《东方早报·艺术评论》特约请部分作者就此撰文,并派出记者,深入乡村,走访民间剪纸艺术家,探寻中国剪纸的前世今生及生存发展之路。


剪纸艺术,一点儿也不寂寞。
去年春天一位网友给我留言,说“吕老师快去看看,有人在模仿做你的作品了”。

 

 

正在用剪纸创作的学生们

 

 

学生们的作品

  剪纸艺术,一点儿也不寂寞。去年春天一位网友给我留言,说“吕老师快去看看,有人在模仿做你的作品了”。在他给的网址上我看到湖南岳阳一个叫做“平江创想美术学校”的博客,这是一个美术培训机构,口号是“艺术启迪智慧,艺术创造生活”——好有诱惑力!其中2011年3月8日一篇“小红人”的日志,发表了针对学前儿童教学的剪纸作业。几扇大窗户上贴满了孩子们剪出来的各种形态的剪纸“小红人”,真有点像“招魂堂”气派。仔细看,发现大部分孩子都是先在红色即时贴背面画出图形,再照着轮廓剪形、镂空,还使用了打孔机打出圆圆的眼睛;有的孩子是折叠对称的剪法,可见他们掌握剪纸的程度各不相同。看来,老师的要求也是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施教,更多地透露出孩子们的天然本色与童稚气息。只要勇于尝试,再稚嫩的作品也是那么的可爱!尽管他们手握剪刀的样子稍显笨拙,收获却是如此的显而易见!

  而在浙江瑞安市塘下镇中心小学校园里的画展更迷人,只因瑞安市中小学美术优质课展示活动在这里举行。展览中有一巨幅《小红人》作品,据说“由60位学生合作完成,剪纸作品体现着孩子们向上的乐观态度和团结友爱的精神面貌”。 我是在该校潘丽华老师的博客中看到图片的,没有标明具体的尺寸,但能感觉到蛮有气势。当然,也能看出这幅作品是模仿我2003年的作品《太平意境》,连里面的小红人形状都差不多,大概是老师的主意。

  合作是一种不错的创作教学方式,合作需要协同一致的思想,但又能体现每个人的智慧与能力。所以,我觉得不必要求学生剪的小红人形状都一模一样,如果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小红人呈现出千姿百态的面貌,更能够体现出他们每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也会更有成就感。

  “小红人”不仅仅在国内,在国外也有拥趸。2007年9月,我去美国波士顿附近的小镇塞勒姆,在这里的皮博迪博物馆(Peabody Essex Museum)参加一个展览。不能小看这个小镇,塞勒姆距离波士顿仅24公里,人口不到4万,1630年初建,1836年建市,是新英格兰最古老的海港之一,也是马萨诸塞州立大学所在地,皮博迪博物馆也算是美国最古老的博物馆之一。

  有天博物馆负责公共教育的馆员和我商量,说当地小学校听说一个会剪纸的艺术家来此,想请我带小学生们做次教学活动,我欣然答应。因为学生人多,博物馆的教室内难以容下,便分为两次上课。我首先用幻灯讲了中国传统民间剪纸一些基本知识,又谈了有关“剪彩为人”的古老习俗,而后给大家示范剪小红人的基本方法与注意的问题,接着就鼓励孩子们开始动手做。

  有几个大胆的孩子很快剪出来了,我马上鼓励,并展示给大家看,告诉大家这一点都不难。我宣布和大家一起剪,而且将和小朋友们交换剪出来的小红人。孩子们欢呼,大家都开始了,我到处串,给那些遇到问题的孩子们示范,夸奖那些剪得不错的作品……全场很热闹。

  最终,我剪了上百个“小红人”,也换来了孩子们丰厚的回赠。■

  (作者系中央美院实验艺术系教师)

 

  文章来源:东方早报 2013-02-0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篇[陆斯嘉]奚小琴:“剪”不断的回忆

下一篇[陈畅]另一种维度:当代剪纸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