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美术报年度人物揭晓 郭庆祥重社会担当入选

2011美术报年度人物揭晓 郭庆祥重社会担当入选


来源:美术报   文章作者:马黎

 

 编者按:2011年岁末将至,各大媒体的年终评选、年终盘点陆续拉开帷幕。美术界以“2011美术报年度人物”于11月20日下午抢先出炉。此次美术报的年度人物评选以 “创新”和“担当”为关键词。除了几位业内人士入选外,郭庆祥和刘长乐以“推动美术事业发展的相关人物”入选值得称道。郭庆祥在其批评文章中提到了“流水线作业”一词成为本年度艺术界的热词之一,他由此“惹”上的官司也引发了美术界和法律界的热烈讨论,郭庆祥将“文艺还能批评吗?”这个问题推到大众面前,同时也提出了一个深刻的问题——文艺批评怎样才更具可能?
第四届美术报艺术节开幕前夕,11月20日下午,2011美术报年度人物专家组评选在浙江国际大酒店举行。本届美术报年度人物评选的专家评委由陈履生、齐凤阁、尚辉、李一、张瑞田,以及美术报负责人组成。
美术报年度人物评选至今已举办了三届,并逐步成为具有品牌价值的年度活动,受到艺术界、读者和网民的广泛关注。根据评选流程,本次年度人物评选遵照前三届的流程,分为三个阶段:先行通过读者推荐和自荐,“海选”产生了20位候选人;而后是书面投票和网络点击投票阶段;最后是专家小组评审阶段。评选结果由三部分综合统计得出,书面投票占40%,专家意见占40%,网络点击占20%。
专家评审采取“先议后投票”的方式进行,在对20位候选人的相关信息和上榜理由一一作了介绍后,评选正式进入评审阶段。
“创新”和“担当”,是美术报年度人物评选的两个重要关键词。创新,指的是美术理论和美术作品两方面的创新,这也是评选活动的“硬杠子”。担当,即要求年度人物能尽自己之力服务社会,表现出社会责任,为中国美术发展、大众文化艺术生活作出推动性贡献。而在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之下,专家评审对于“社会担当”在此次评选中的分量,尤其关注。
“作品创新、理论创新,对于美术家而言,一年之中有很多尝试,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与社会有什么关系,能不能做出引导,这很重要。”陈履生认为,作为核心关键词,社会担当在此次评选中有很强的指向性。
“比如李晨、邹立颖两人,他们作为画家和策展人所组织的展览,反响不错。同时,李晨还为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设计了邮票首日封,重新审视历史发展规律,在社会担当上,是从小我走向大我的力证,体现了一个画家的责任感,更需要提倡。”张瑞田细细补充道。
齐凤阁认为,今年艺术学成为独立学科,美术学科升级为一级学科,是一件划时代的大事,曹意强作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的召集人之一,在幕后做了很多努力和工作,“以前美术学发展一直受到限制,如今有了广泛发展的空间,也推动了美术教育的进程。”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又是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而在美术界,今年是版画年、艺术学的“独立年”、《富春山居图》的“合璧年”,本届年度人物的候选名单几乎涵盖了本年度的所有重大事件,涉及专业领域也更为广泛,如杭间作为北京国际设计三年展策展人之一的入选,是设计专业在美术报年度人物中的首次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候选人名单中,还出现了两个“特殊”的名字:郭庆祥和刘长乐。一位是敢说敢做、推动艺术市场发展的“毒舌”,另一位是促成《富春山居图》“合璧”的幕后推手,但两人都不是美术界的专业人士。这个有趣的现象,也引起了评委们的热烈讨论。美术报社副社长蒋跃认为,这正凸显了美术报年度人物评选的特色,强调与读者的共鸣,雅俗共赏。
尚辉认为,虽然郭庆祥和刘长乐都不是圈中人,但只要是推动美术事业发展的相关人物,都应该入选。再如藏族女艺术家德珍,作为本次名单中唯一一位少数民族艺术家,让人眼前一亮。“我知道德珍还是一位聋哑学校的老师,她的作品让我们对当代西藏美术创作有了新的思考。”尚辉说。
《美术观察》主编李一对于《让文艺复归心灵,让创作贴近现实——十大恶俗阻碍文艺健康发展》一文作者李舫的入选,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虽然他的文章在全国影响很大,但针对美术界的问题,并没有说出所以然来。而且文中有些数据也有错误,不够严谨。”
在交流了彼此的理解和意见之后,专家评审进入无记名投票阶段。经过投票,再根据读者、网络以及专家票数的最终计算,产生了10位2011美术报年度人物。(记者 马黎 稿件来源:美术报)
|<< << < 1 2 3 > >> >>|


·上一篇文章:香港艺术馆展出国画大师潘天寿代表作
·下一篇文章:奇美博物馆精选百年绘画雕塑作品将在镇江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