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桃北柳”贺岁 中国年画展8日在美术馆开幕
来源:人民网 文章作者:佚名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马书林在会上介绍说,此次展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艺术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以及中国美术馆联合主办,体现了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重视,有利于弘扬和保护传统木版年画,推动新年画的创作。 年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就像一部反映民间生活的百科全书,既内涵丰富又多姿多彩。中国美术馆珍藏有来自全国各著名年画产地的民间年画三千余件,涵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河南朱仙镇、河北武强、山西临汾、湖南滩头、福建漳州、陕西凤翔、山东潍县、四川绵竹等地。此次展出的200余幅传统木版年画珍品便是从中精选而出,展示了我国传统民间木版年画辉煌的发展历史。其中,尤以“南桃北柳”的年画最为珍贵,“南桃”即苏州桃花坞,“北柳”即天津杨柳青,两地是清代辉映南北的年画重镇,精品存世不多,其中一部分为中国美术馆所珍藏,此次亦奉献给大家,可一睹昔日年画鼎盛期的辉煌。 新中国成立后,在毛泽东主席的重视下,由文化部发起了全国性的新年画运动,许多专业画家在此领域投入创作,蔚成新年画的丰收。改革开放以来,年画创作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并在传统技法和当代生活之间找到了良好的契合点,本次展览也展现了新年画的发展状况。 据马书林介绍,本次展览分设佳节逢春、百子闹春、好戏迎春、新风沐春四个部分。 “佳节逢春”集中展示门画类、吉祥类、风俗类年画,同时还遴选镇宅神虎图数幅,以喻示虎年的到来。门画是年画艺术发展之滥觞。门画不只有门神,还包括历史人物、天仙童子等多种题材。汉代即有画神荼、郁垒守护于门的风俗,他们是中国最早的门神。此次展览选取天津、山东、陕西、江苏、四川、广东等各年画产地的门画佳作60余件,并精选了解放后创作的抗战英雄、民族英雄的新门神作品,观众可以从中领略各地区、各时期的门画概貌。同时,吉祥类、风俗类年画以及镇宅神虎图亦给广大观众带来新春佳节的祝福。 “百子闹春”主要展示娃娃题材的年画。娃娃是我国民间美术最常见的表现题材,年画中的娃娃均以大众喜闻乐见的样式予以表现,体态圆润饱满、健康壮硕,神情活泼生动、憨态可掬,且多与仕女、莲花、鲤鱼、石榴等组合,形成“五子夺莲”、“榴开百子”和“富贵有鱼(余)”等祥瑞的主题,画面热闹喜庆,寓意吉祥,反映了旧时民间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相信闹春的百子将为庚寅新春增添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 “好戏迎春”主要展示戏出年画作品。戏出年画是戏曲艺术与版画艺术相结合的产物。早在清乾隆时期,由于戏曲文化的空前繁荣,以戏曲故事为题材的木版年画亦蔚然成风,因戏曲是以“出”来表演,故称“戏出年画”。戏曲中最精彩的故事情节和最优美的表情身段被定格于年画之中,画中有戏,百观不厌。此次精选北京、天津、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江苏等各地精美的戏出年画60余件,全面展现各地不同的年画风格和特色。 “新风沐春”主要展示的是新年画作品。90余件作品基本反映了50年代以来的新年画不断推陈出新的创作面貌。新年画是相对于传统年画而言的反映新的时代面貌的年画作品。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均发挥了重要的革命宣传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新年画艺术得到高度重视,1949年11月,文化部发布经毛泽东主席亲自审阅过的《关于开展新年画工作的指示》,新年画运动蓬勃兴起,五六十年代最为繁盛。众多美术工作积极投入到这一领域。新年画继承了传统年画的优良传统,摒弃其迷信、落后的内容,打破其固定程式,大胆借鉴其他画种的表现手法,创作面貌焕然一新。此次展出新年画作品90余幅,它们不仅表现新中国的新风新貌,而且也反映了年画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推陈出新的发展历程。本展精选了著名画家李可染、李琦、张仃、刘文西、任率英、力群、古元、彦涵等人的新年画作品,这些作品以崭新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体现了浓烈的时代特色。 在今天的都市里,人们对传统木版年画已经比较陌生,为了让大家了解它的制作程序,我们特意邀请了著名年画产地山东潍坊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张殿英老师和他的儿子张运祥老师来到美术馆现场刻印木版年画,大家可以近距离地感受这一古老艺术的魅力。 年画是祈福纳祥的中国文化观念的形象体现,美丽的年画预示着春的到来。 虎年新春贺岁·中国年画大展 主办单位:文化部艺术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美术馆 开幕时间:2010年2月8日下午3时 展出时间:2月9日-3月3日12时(4、5号厅) 2月9日-2月27日(13-17、19-21号厅) 展出地点:中国美术馆(4、5号厅、13-17号厅、19-21号厅) 年画刻印现场表演:2月8日-11日/2月14日-16日 (8日下午3:00-4:30,其余为上午9;30-11:30/下午2:30-4:30) 年画表演地点:中国美术馆4号厅
·上一篇文章:绘画中有人体就得删?美术网站被指“低俗”
·下一篇文章:中国画学会在京成立中国画学会在京成立
相关内容
潘昱龙 |
刘宪国 |
周玮 |
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