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是人权最有效的保障。”从编纂民法典到制定《法治中国建设规划(2020-2025年)》;从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到全面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中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将尊重和保障人权置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推动人权可持续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发展与法治双轮驱动之下,中国人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更加稳固。
推动世界人权事业发展的中国力量
多年来,中国是全球人权治理体系的共同建设者,更是增益世界人权事业发展的行动派,为实现“人人得享人权”的世界愿景贡献了实实在在的中国力量。
这是助力发展中国家走出困境、夯实全球人权保障发展之基的中国力量——
以合作促发展、以发展促人权,这是携手推动世界人权进步的中国路径。
陆海新通道跨境铁公联运班列(重庆—瑞丽—缅甸)首发班列在重庆江津小南垭铁路物流中心等候发车(2023年4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拉动了近万亿美元的投资规模,形成了3000多个合作项目,为沿线国家创造了42万个工作岗位,帮助4000万人摆脱贫困。无数“连心桥”“繁荣港”“幸福路”,生动展示合作发展、联动发展所蕴含的巨大力量,为亿万民众解锁幸福生活的密码。
这是在克罗地亚科马尔纳拍摄的佩列沙茨大桥通车仪式上的焰火表演(2022年7月26日摄)。佩列沙茨大桥是中克共建“一带一路”和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的标志性项目。大桥建成通车改变了佩列沙茨地区交通不便的状况,有力推动了克罗地亚南部经济和民生发展,给当地居民和企业带来很多好处。新华社记者 李学军 摄
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首提全球发展倡议。这一国际公共产品切中世界人民对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现实需求,一经提出就得到联合国等国际组织和众多国家的积极响应。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副主席基思·贝内特更加笃定了这样的判断:“中国是一个对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具有全面愿景和规划的大国。”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用“正当其时”形容全球发展倡议,明确表示联合国愿与中国就此开展合作。
这是守护世界普遍和平与安全、保障全球人权发展重要前提的中国力量——
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积极倡导者和坚定实践者,到联合国维和行动第二大出资国和重要出兵国;从积极参与国际军控与裁军进程,到始终致力于有中国特色的热点问题解决之道……今天的中国,已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中坚力量。
这是在马尔代夫航拍的连接首都马累和机场岛的中马友谊大桥(2019年8月30日摄)。2018年8月30日,中国和马尔代夫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标志性项目——中马友谊大桥通车,结束了马尔代夫首都马累与新兴城市、第二大岛胡鲁马累之间只能通过轮渡往来的历史。新华社发(王明亮摄)
2022年4月,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上郑重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强调人类是不可分割的安全共同体。这一重大倡议从全人类前途命运出发,为弥补人类和平赤字、应对国际安全挑战提供了中国方案。
今年2月以来,中国又相继发布《全球安全倡议概念文件》《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关于阿富汗问题的中国立场》等文件,全球安全倡议的内涵在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拓展。
在黎巴嫩南部辛尼亚村的中国维和部队营区,中国维和部队官兵在受勋后通过观礼台(2022年7月1日摄)。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当日授予中国第20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全体410名官兵联合国“和平勋章”,以表彰他们为黎巴嫩南部地区和平稳定作出的突出贡献。新华社记者 刘宗亚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