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锡诚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什么是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之我见
刘锡诚
毋庸讳言,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先后有29个“非遗”项目被选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建立起了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名录(1028项)和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录(1488人);建立了6个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行了第一轮审议;“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个新的术语即使不是家喻户晓,也可以说成了各类媒体的大众词语了。这意味着,一向被精英文化所轻蔑的民众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堂堂正正地进入了中国文化的“大雅之堂”,“文化多样性”的理念,已在我国主流社会开始被广泛地认同和接受。
2010的焦虑与隐忧
世间的人事,总是成绩和问题并辔而行。2010年,来自舆论界对“非遗”保护中出现的倾向性问题的忧虑和批评之声,比以往任何一年都要频发而且尖锐。媒体上和学术期刊上出现这些深沉的忧虑和犀利的批评,一方面,表现出爱国人士、知识界、学术界对“非遗”保护的殷切关注,寄托了国人对“非遗”的浓重乡土文化情怀;另一方面,也确实从中看到了一些值得重视和必须尽快加以纠正的倾向性问题。如以过度开发为特点的破坏性保护倾向得不到遏制,一些生产性项目放弃手工技艺而转向机械化、系列化、规格化生产的势头愈演愈烈;如重生产性类别的保护、轻口传性类别的保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总体失衡;如以改编和推广优秀遗产为名,而行泯灭民族文化个性之实的倾向;如把“政府主导”变成了政府“越俎代庖”,把“合理利用”变成了“过度利用”,其结果,改变了“非遗”项目的内在嬗变规律,挫伤了民众自觉参与和精心保护的积极性;如热衷于用外力“强加”的方式(如学界批评的某些“生态博物馆”)代替提高本土民众自觉保护意识的倾向;等等。媒体上、学术界、舆论界所指出和批评的这些倾向性问题,的确是应该引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导者政府文化主管部门的思考和注意,并适时地采取干预措施,使我们的“非遗”保护工作纳入正常健康的轨道。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作者博客
上一篇: [洪修平]对中国佛教文化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下一篇: [陈勤建]民间传说中的风物保护
标签:
【相关文章】
[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层级及其呈现
[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报告
[胡玉福]非遗扶贫中受益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认定制度的探索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模式”的个人叙事研究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型的路线图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
[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
[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与时间赛跑 莫让“人去艺绝”
古徽州制墨技艺传承人:古法制墨需要现代传承
百年“纳顿”谁来传承
人走艺绝 浙江非遗抢救记录进入读秒时间
回归生活,才算存活——非遗传承人的无奈与希望
温浩东:保留好彝族传统服饰的“火种”
记录中国非遗人的坚守与荣光——2017“中国非
新生代非遗传承人的“刻版”生活
“东郎”陈兴华:苗族史诗“亚鲁王”必须传下去
[张兆林]聊城木版年画生产传承中的女性角色研
[岳永逸]本真、活态与非遗的馆舍化
[杨利慧]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以导游
[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承人
[张巧运]浴“难”重生:一个羌族村寨灾难旅游和
[刘锡诚]对民间文学类非遗数字化采集的一些理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认定的若干理
[代表作]维吾尔木卡姆
[林继富]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的批评
[刘锡诚]“非遗时代”的民间文学及其保护问题
[刘锡诚]转变理念正当时──有关文化理念的再
[马翀炜]知识谱系的构建与人类智慧的分享:聚焦
视点:走进天桥民俗会社
感受大师的技艺 欢度我们的节日
王启敏:黎族骨簪最后的制作者
[朱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国家”叙事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邓贵昌:把山歌传给子孙
[李占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代道德价值探究
[凌建英]文化遗产保护中文艺学的选择
[安德明]体验国家的边界──以广西中越边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