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康丽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三、结语
无论是国际层面工作原则的确定,国家层面具体项目的保护,还是地方层面未列入各级名录的民俗传统的积极传承,这些以非遗之名进行的实践,必然要担负达成下述目的职责,即:增强对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尊重;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促进缔约国之间以及社区、群体和个人之间的相互尊重与欣赏;达成多边主义在文化,尤其是传统文化层面上的实践与协调。基于这一事实,在乡村振兴的框架下,我们为中国的非遗保护寻找可供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借鉴模式,就应该对各种有意或无意的“唯一”论保持警醒,不能屈从于当下实践困境的囿限,亦不能止步于追索非遗历史印迹的“向后看”,而是要进行基于“当下”、惠于民众的传承、弘扬和振兴。
从苏州缂丝的传统化实践到国际名录中的优秀实践,我们能看到“道并行而不相悖”的可能。因此,需要再次重申的是,只有把握好以主体为重的新文化保守主义与以相互尊重为准的文化多边主义之间的平衡,才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成为民众文化自觉与中国文化自信的沃土,也才可能在真正意义上践行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
(本文刊载于《民俗研究》2020年第1期,注释从略,详见原刊)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本文责编:贾志杰】
上一篇: [爱川纪子]政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地方发展
下一篇: [田阡]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路径研究
标签:
【相关文章】
[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层级及其呈现
[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报告
[胡玉福]非遗扶贫中受益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认定制度的探索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模式”的个人叙事研究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型的路线图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
[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
[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与时间赛跑 莫让“人去艺绝”
古徽州制墨技艺传承人:古法制墨需要现代传承
百年“纳顿”谁来传承
人走艺绝 浙江非遗抢救记录进入读秒时间
回归生活,才算存活——非遗传承人的无奈与希望
温浩东:保留好彝族传统服饰的“火种”
记录中国非遗人的坚守与荣光——2017“中国非
新生代非遗传承人的“刻版”生活
“东郎”陈兴华:苗族史诗“亚鲁王”必须传下去
[张兆林]聊城木版年画生产传承中的女性角色研
[岳永逸]本真、活态与非遗的馆舍化
[杨利慧]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以导游
[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承人
[张巧运]浴“难”重生:一个羌族村寨灾难旅游和
[刘锡诚]对民间文学类非遗数字化采集的一些理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认定的若干理
[代表作]维吾尔木卡姆
[林继富]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的批评
[刘锡诚]“非遗时代”的民间文学及其保护问题
[朱以青]基于民众日常生活需求的非物质文化遗
[杨利慧]官民协作:中国非遗保护的本土实践之路
[巴莫曲布嫫]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环境可持续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与资源图谱研究
[姚慧]何以“原生态”? ——对全球化时代非物
刘魁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若干问题
龙泉四老 一生瓷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