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祥蕉 中国民间故事网
目前看,还是抓住老人群体
记者:你的听众基本上都是些老人家,有没有想过拓展“讲古”素材,吸引更多年轻听众?
颜志图:我主要在大新古坛、越秀古坛、文化公园和广州电视台这几个地方讲,听众主要是老人家,所以我多讲羊城掌故。如果我在学校讲,我也会讲革命故事。但我们一向不习惯讲西洋故事。有一次我在市二宫讲,讲完之后,隔壁有个健身室的“大只佬”跑来问,你讲的都是那些旧“古”,能不能讲一些现代故事呢?比如反贪。我说,如果讲那些现代故事,第一,你找材料艰难。如果你找报纸,就会变得很生硬,还不如看报纸。第二,听众多是老人家,如果你讲这些“古”,更加没人听。第三,你看看粤剧,它有没有唱这些现代的东西,如果要我讲这些现代题材,那会比现在还糟糕。现在我在文化公园讲《洪熙官》,我只要看看剧本,备一备课就可以上去讲,这些熟悉的故事很快就能讲,不用花很多时间。
易中天?我对他了解不太多
记者:现在有个明星学者易中天在央视讲历史,很有人气,他这种“学者讲古”和“民间讲古”有什么不同?
颜志图:那个出了《品三国》的易中天?我对他了解不太多。他那种和我们不一样,他属于评述,不是我们这样的说书。说书是一个专门的曲艺名词,有一套排场,有另外的一种艺术规律。“讲古”其实就是讲故事,讲古代的也讲现代的。另外,电台“讲古”的都是话剧出身的,和我们不同。我承认他们是“讲古”,但他们不是说书,他们只是小说的演播,大多数是把书本的语言翻译成口头的语言。他们可以看着本书,对着麦克风念,不像我们说书的要和观众面对面,不能照稿念,全凭记忆,有时要通过肢体语言和神态表情去吸引观众,还要能随机应变、临场发挥。
记者:现在有没有人来继承你的衣钵?
颜志图:我现在有几个学徒,经常来的有两个女的3个男的。有些学徒是华师大历史系的,他们还做了一个广东说书网,希望将讲故事这种艺术传播出去。如果他们以后做老师,也能把这种讲故事的技巧运用到教学方面。有些学徒还是中学生。我写了一些关于“讲古”技巧的理论,但不打算出版,我就这样送给他们。有一个学生每个星期六去文化公园听我讲,收场后大家坐一坐,有时叫他讲一讲,我提一下意见。有时我上场之前叫他讲一段短的,讲完之后我才讲,留个机会给他开声。“讲古”不能自娱自乐,讲古是自己辛苦,乐到别人,乐不了自己。如果一边走一边唱歌,人家看到会说你很开心,但如果一边走路一边讲话,人家就会说你是傻的。(完)
继续浏览:1 | 2 |
文章来源:新华网广东频道 2007-04-04 【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篇: 说唱世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
下一篇: [刘锡诚]传承与传承人论(下)
标签:
【相关文章】
[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层级及其呈现
[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报告
[胡玉福]非遗扶贫中受益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认定制度的探索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模式”的个人叙事研究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型的路线图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
[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
[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与时间赛跑 莫让“人去艺绝”
古徽州制墨技艺传承人:古法制墨需要现代传承
百年“纳顿”谁来传承
人走艺绝 浙江非遗抢救记录进入读秒时间
回归生活,才算存活——非遗传承人的无奈与希望
温浩东:保留好彝族传统服饰的“火种”
记录中国非遗人的坚守与荣光——2017“中国非
新生代非遗传承人的“刻版”生活
“东郎”陈兴华:苗族史诗“亚鲁王”必须传下去
[张兆林]聊城木版年画生产传承中的女性角色研
[岳永逸]本真、活态与非遗的馆舍化
[杨利慧]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以导游
[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承人
[张巧运]浴“难”重生:一个羌族村寨灾难旅游和
[刘锡诚]对民间文学类非遗数字化采集的一些理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认定的若干理
[代表作]维吾尔木卡姆
[林继富]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的批评
[刘锡诚]“非遗时代”的民间文学及其保护问题
[刘铁梁]非物质性还是身体性?
那仁满都拉:非物质文化遗产安代舞传承人
[刘锡诚]非物质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王明月]传统手工艺的文化生态保护与手艺人的
说唱世上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王》
[姚付祥]“江南秀口”王丽堂
[张振涛]当绣花手变成乐手:女性传承地方乐种越
[万建中]不能片面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
[郭婷]无形文化遗产保护与维护少数人权利问题
[李虎]论传承人流动与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