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杰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曾经,七夕,她们,月下比巧儿。中国妇女要为全家人做衣裳,绣花鞋。
今夕,慈母手中的针线已成为遥远的记忆,但是,她们中还有人在坚持,用一双妙手绣花鞋。 初冬,北京,喧闹的海淀区,住在11楼的王冠琴老人今年已经70多了,像往常一样,她一早收拾完房间,便开始做起从她太姥姥那儿继承来的的“活儿”,虽然老伴一直反对,但是“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不能丢”,王冠琴总是这样说。由她一手操办的冠琴绣鞋坊名声不算响亮,但 “冠琴绣鞋坊”几个镏金大字却挂在家里最显眼的地方,随处可见的是一双双制作精美的绣花鞋摆满了整个房间。一柱香,一段佛教音乐,沐浴着阳光,于古色古香的桌子旁,王老太太的绣鞋“活儿”便算是正式开始了,她说,能把鞋绣好,是非得在这样一个安静的环境下才可以,必须要全情投入才能绣出精品。王冠琴回忆说很小就跟自己的母亲学习绣鞋的本事儿,那时侯身上穿的,脚上蹬的都需要自己来做,这在以前妇女是必须要学的,她还知道她的太姥姥以前七夕比巧总能拔得头筹。“两只小船两个口,穷人富人全都有。低头观望来往客,有的好来有的丑。”王冠琴时常在嘴边念叨着这段顺口溜,她说:“鞋这个东西,无论穷富谁都得有一双穿在脚上,所以这绣鞋的本事就显得尤为重要。”
王老太太绣了一会儿,便觉得眼睛疼的厉害,因为长时间的绣鞋,眼睛犯了毛病,这倒不是让她最担心的,每次停下来歇歇,她最担心的都是这门手艺传不下去,想着想着眼泪便控制不住,她不愿看到绣鞋这门技艺就从她这儿断了。王冠琴想过让自己的儿子,儿媳来继承,但是他们都没有兴趣,甚至自己绣鞋他们还反对,后来王冠琴招了十几个徒弟,自己租了房子,向她们传授这门技艺,但是有的浅尝辄止,有的迫于生计,最后都难以真正的学习下去,现实的困难和自己的身体状况让王冠琴的担心与日俱增,她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对绣鞋这门传统手工艺进行国家保护。
王冠琴经常自己照着古代壁画,出土文物,有时候按照文字的记载凭借自己的想象绣鞋,最近的得意之作是一双“十果鞋”,每只鞋上都绣了十种水果,看上去栩栩如生。她最自豪的是自己绣的龙靴,火龙和水龙的花纹象征风调雨顺,她自己说这双鞋就是中华文化的代表。让王冠琴欣慰的是绣鞋技艺已经被评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时候她也在想,申请国家级项目也该是水到渠成的事了,因为她的“挝帮上”是传统的上帮方法,代表了山东,河北,安徽等地区的传统上帮方法,区别于现在简单的反上和明上,这种方法可以使鞋底不走型,鞋帮看上去更顺眼。还有她做的仿古翘头履,勾履,凤头履鞋更体现了传统技艺的精湛,每双鞋都是艺术品。王老太太经常看着这些宝贝发呆,她要想尽各种办法让这门手艺传下去,她希望自己能够多做些出来,想出本书来系统介绍绣鞋的技艺,考虑用视频记录的方式把工艺流程和制作技巧记录下来,她一直在寻找一个酷爱这门技艺,家庭条件允许的年轻人做徒弟……
窗外车水马龙,热闹异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二批名录已经公布,王老太太依然静静的坚持着自己的绣鞋活儿。或许,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批名录里会有“冠琴绣鞋坊”的名字……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文章来源:中国民俗学网【本文责编:思玮】
上一篇: [陈辉]北京民俗最后的泰斗
下一篇: [李建宗 韩杰]裕固族口头文学传承人钟玉珍
标签:
【相关文章】
[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层级及其呈现
[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报告
[胡玉福]非遗扶贫中受益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认定制度的探索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探赜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模式”的个人叙事研究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型的路线图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问题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王晨阳]全面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向云驹]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非物质文化遗
[郭平 张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2021年度
[黄永林]关于建立“非遗”代表性传承团体(群体
[毛巧晖]记录与保管: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琴]个性、灵感和体验: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
[巴莫曲布嫫]全方位映射新时代中国文化政策转
[马盛德]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要关注的几个
[王晨阳]非遗成都论坛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与时间赛跑 莫让“人去艺绝”
古徽州制墨技艺传承人:古法制墨需要现代传承
百年“纳顿”谁来传承
人走艺绝 浙江非遗抢救记录进入读秒时间
回归生活,才算存活——非遗传承人的无奈与希望
温浩东:保留好彝族传统服饰的“火种”
记录中国非遗人的坚守与荣光——2017“中国非
新生代非遗传承人的“刻版”生活
“东郎”陈兴华:苗族史诗“亚鲁王”必须传下去
[张兆林]聊城木版年画生产传承中的女性角色研
[岳永逸]本真、活态与非遗的馆舍化
[杨利慧]遗产旅游语境中的神话主义——以导游
[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承人
[张巧运]浴“难”重生:一个羌族村寨灾难旅游和
[刘锡诚]对民间文学类非遗数字化采集的一些理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和认定的若干理
[代表作]维吾尔木卡姆
[林继富]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传承人研究的批评
[刘锡诚]“非遗时代”的民间文学及其保护问题
[覃琮]地方性知识在“非遗”保护中的作用及实
[陆斯嘉]原生态剪纸如何进入大都市?
[乌丙安]文化记忆、文化修复、文化主体
[彭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当下性:时间与民俗传统
2012,那些远去的身影
[陆霓 张继焦]新古典“结构—功能论”:非物质
[程瑶]转危为机:紧急情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萧放]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
[石奕龙 艾比布拉·卡德尔]文化主体:遗产内在
何钧佑有讲不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