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前位置:首页 > 民俗史话 > 非物质文化遗产

回归生活,才算存活——非遗传承人的无奈与希望


作者:       来源于:中国民间故事网

  徒弟难寻

  90后的海南姑娘董倩在朋友眼里是个“异类”。

  她平日里常穿黎族服饰,在学校创办黎族织锦技艺社团,自己掏钱办活动。高考结束的第二天,她拎着一堆工具和材料去“磨”织黎锦的老师傅,想要拜师学艺。

  满腔热情的董倩却傻了眼,老师傅硬是要求她先观摩两天织锦。“看了两天以为可以学了,没想到又让我拿着梭子绕了两天线。”这之后,董倩熬过织布、挑花等一系列最基础的考察,老师傅才终于松口,同意收她为徒。

  董倩如今忆起拜师经历,笑道:应该是师父想要考验她,心到底诚不诚?

  而董倩这样的年轻人毕竟是少数。

  “开展传承活动,培养后继人才”被写在2011年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成为代表性传承人的首要任务。但对于大多数非遗传承人来说,找到想要真正传习技艺且坚持到底的年轻人,并非易事。

  “从前都是徒弟来求,现在是招徒弟难,有时候还得跟人‘打招呼’。”“雕刻之乡”河北曲阳石雕传承人牛超感慨,到他这里学石雕的年轻人并不算少,但能坚持的几乎没有。

  传统技艺看重基本功和耐心。以前,学石雕拜师得经过至少3年的筛选期:第一年帮师父碾磨;第二年磨工具,或者帮师父带孩子;第三年才真正动石头。

  与出师慢相对应的,是挣钱难。很多学生在牛超这里学了一年半载的皮毛,可满足市场上一些简单工作的要求,就果断撤了。

  讲究速成的年代,耐心变成稀罕事。牛超理解这些年轻人的心态:“我可以出去挣钱了,何苦继续待在你这儿受罪?”他觉得这些年轻人与其说是来学手艺,不如说是讨生活。

  王建江说得同样坦诚:最初连自己都不愿意学缂丝,“想着这个应该是女孩子才会学的东西”。但因为家族传承的要求,他不得不被父亲拉进当时的吴县缂丝总厂。如果不是有另外3名男学徒一道吃苦,王建江觉得他很可能也无法坚持。

  王建江说,这些年找他学缂丝的人,多是出于好奇。他的工作室敞开大门,免费教授。他的言语里对年轻人没多少信心:“这是一门太枯燥的手艺,需要耐得住寂寞。在缂丝机前一坐可能就是好几个小时,没有耐心和专心根本坚持不下来。”

  身在缂丝世家,王建江背负着传承和发扬缂丝技艺的担子。他说,无论如何,至少要让自己的孩子学会这门手艺。

  倒贴钱也要坚持

  “你在网上宣传过产品吗?”记者问。

  牛超摇了摇头,“前几年试过淘宝,但我们的东西放在上面没人买。说实话,我们也不知道怎么操作”。

  这几年,牛超发觉自己跟外界有些脱节:“我总想着把工艺一道不差完成就好,对外头的新鲜事甚至有些看不惯。”

  与牛超同班的南通红木雕刻传承人高爱华,走在了这批传承人的前头。

  2015年,高爱华主动联系高校,希望教学生红木雕刻技艺,“哪怕只有百分之零点一的可能性也要争取”。时机也巧,随着非遗项目进校园工作的推进,高爱华成为南通大学艺术学院的兼职老师。

  高爱华曾担心,没人来学怎么办?幸而,有位大学生主动找到她。“那个孩子说一直想学手艺,就是找不到门路,他跟我说的时候激动得眼睛里还带着泪。”高爱华暗下决心:哪怕这几年没有任何现金收益,也要带学生。

  然而,“作秀”“炒作”这些质疑时常传到高爱华耳里,就连同做木雕的丈夫起初都不能理解。

  她不甘心。这几年,高爱华一直保持焦虑的心态往前走。“既然让年轻人学这个,就不能让他们有顾虑。”她不仅免费教学,还坚持给学生生活费。

  她在全国跑展览,往往一次展览就得花数千元,最多的一次花了16000元。这些都是她自掏腰包。

  倒贴钱也要坚持。她始终认为,如果困在原有的圈子里,最终只能自娱自乐。

  以前展会上无人问津的展台渐渐聚拢了人群。高爱华欣喜地看到回报:“上个月我们终于接到订单!”


继续浏览:1 | 2 | 3 |

  文章来源:《解放日报》 2018-01-14
【本文责编:姜舒忆】



 2/4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温浩东:保留好彝族传统服饰的“火种”

下一篇人走艺绝 浙江非遗抢救记录进入读秒时间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


友情链接